来源:人民日报 记者:刘洪超 时间:2015-03-14
在调研中探寻,在履职中思考,一年间,代表委员们步履匆匆。他们关注自己的专业领域,用创新改善民生,为改革注入活力;他们推动政策落地,让“民生阳光”温暖每一个角落;他们以赤子之心聚焦传统文化,让传统融入现代生活,留住民族最深的记忆……
履职之责重千钧。今天,让我们走近八位代表委员。他们的故事,是这个群体的履职缩影。他们的视线,一直关注改革的进程、民生的细节,肩上扛着沉甸甸的责任。新的一年,代表委员仍将脚沾泥土,躬身实践,为民尽心,为国献策。
——编 者
沈阳农业大学教授陈温福代表
秸秆还田,为黑土地施肥
2014年的大部分时间,中国工程院院士、沈阳农业大学教授陈温福代表都在农村度过。
“这一年,我在农村是边工作边调研,今年我提出的建议是有关农村秸秆处理问题的。我国每年产生7亿吨秸秆废弃物,林业‘三废’也达7亿吨,由于劳动力少和机械化不发达,秸秆实际还田量仅为15%左右,被烧掉或废弃的量却超过了50%。秸秆的大量燃烧或废弃,不但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而且污染了环境。”为解决这一难题,陈温福去年带着自己的团队几乎全都泡在鞍山的农村,光他的车就跑了12万公里。
“东北2亿亩一米厚的黑土地,形成用了3亿年,开垦耕种五六十年,每年减少1厘米,现在就剩40—60厘米厚,照这个速度,再过40年,黑土地就消失了。”陈温福呼吁:“中国人多地少,土地轮耕不可能,但要尽力让土地得到营养补充。”
“我们研制的秸秆炭化还田技术,就是利用简易制炭设备与技术将秸秆炭化成生物炭,再以生物炭为基质生产缓释肥或土壤改良剂还田。”陈温福说,生物炭具有极好的吸附缓冲能力和保肥保水性能,可有效改良土壤结构、提高肥力、解决土壤退化问题,可以实现农业生产良性循环,“对于改造中低产田,实现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成效显著”。目前,“生物炭暨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入选了辽宁省重点节能减排技术目录。
“希望国家尽快出台相应扶持政策,促进秸秆炭化还田技术在全国推广。”陈温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