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华勇:打造“国字号”的“开路先锋”

来源:二局科学道德办公室   发表时间:2016-06-15

[ 字号  ]

作者:陆琦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6/6/8

 

    ■本报记者 陆琦

 

    采访还未正式开始,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华勇便向记者“科普”起自己的专业来:“流体力学是我们学科的基础,相对而言,我的专业——流体传动与控制属于应用基础研究……”

 

    两个小时的采访中,不解之处,他都会耐心讲透为止。

 

    这样的性格与作风,跟杨华勇的研究领域有关,跑工厂、下工地,长期一线工作,让这位中国工程院院士为人实诚、言语谦恭。

 

    寻找合伙人

 

    杨华勇现任浙江大学流体动力与机电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他与浙江大学结缘,还得从27年前的一场大雪说起。

 

    上世纪80年代初,杨华勇在西南大学教书两年后,公派前往英国留学。在那里,他完成了博士学位。

 

    1988年冬,他回国过年,之后应邀到浙江大学作短期访问。

 

    那天,他从重庆坐53个小时的长途火车,到达杭州已是凌晨3点,下着大雪,异常寒冷。人生地不熟的杨华勇原打算先在火车站附近找个小旅馆住下。没想到,刚下车,就有人迎了上来:“杨博士,欢迎您来浙大访问,路上辛苦了。”这位教师姓段,是时任浙江大学校长路甬祥专门派来接他的。

 

    正是在浙大访问的这段时间,给杨华勇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决定,提前回国到浙大任教。

 

    “从海外学成归国,都有报效祖国的愿望,希望能够做点事,增强祖国的科技实力,提升产业竞争力。”可事实上,杨华勇遇到了大多数留学归国人员都会面临的困境,“没有经费,找不到结合点”。

 

    “我的选择是要跟产业合作。”于是,杨华勇找到一家乡镇企业合作,申请到浙江省科委一个8万元的项目,这也是他回国后的第一笔项目经费。

 

    在普遍认为跟企业合作的科学家“没水平”的年代,杨华勇毅然走上了产、学、研结合的道路。

 

    “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有非常多的障碍,其中有一些是世界级的难题。”但在杨华勇看来,科研院校跟企业的磨合主要是人的磨合,互相认可期望值,就能找到结合点。

 

    从“急诊医生”做起

 

    杨华勇是流体传动与控制领域的专家,一听科研方向,第一印象是高、精、尖,其实他的研究成果,和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除了电梯,还有通地掘道的“大力士”——盾构。

 

    以盾构代替大量工人和镐子、钢钎,可以极大地提升工作效率并大大改善安全性,已经普遍应用到隧道挖掘工程中。修管道、建地铁,挖掘跨越江河、洞穿大山的隧道,都离不开它。

 

    随着经济高速发展,我国成为全球盾构需求最大的国家。而在十几年前,中国还很少有人了解这种集机、电、液、传感、信息技术于一身的庞然大物,更不用说自主设计生产。

 

    于是,“洋盾构”唱起主角,而中国企业只是担当了“施工队”与“加工装配队”的角色。

 

    杨华勇告诉记者,上世纪90年代,中国还买不起一手盾构,大都是二手的。当时德国和日本等跨国公司垄断的“洋盾构”在我国市场赚取着高额的利润。

 

    进口的“洋盾构”,干活的时候也会出故障,“洋专家”嘴上应着迟迟不来,新配件购而不达,漫无期限的停工,浪费了大把的时间和金钱。

 

    从某种程度上说,杨华勇认识盾构,是从诊治“水土不服”的“洋盾构”开始的。他开始在全国各个工地奔波,为那些“水土不服”的“洋盾构”看病,成了隧道装备的“急诊医生”。

 

    “盾构设计技术一直被国外垄断,产品长期依赖进口,高昂的价格制约了盾构的应用,延缓了我国城市地铁的发展,自主研制势在必行。”

 

    在多次修理的过程中,杨华勇渐渐认识了这一现代技术造就的“巨人”,决心要让这个“大力士”发挥出它的威力,为我国日益提速的城镇化建设服务。

 

    打造“国字号”

 

    本世纪初以来,杨华勇致力于研发国产盾构核心技术,一支盾构研究的“国家队”组建起来了。他们与多家龙头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在电液驱动和控制系统取得突破,为国产盾构提供了一颗有力的国产“心脏”。

 

    对于新技术,试验台上用得再好都不能说成功了,必须要真刀真枪上工程现场去用,但是施工企业不愿意冒险。

 

    “原因很简单,掘进速度和长度决定工资收入,国货‘趴窝’怎么办?”杨华勇带领团队自主研发的“中国心”,遭到了现场工程人员的拒绝。

 

    好不容易,他们等来了一个机会。一台“洋盾构”在上海地铁施工时,杨华勇带着自己的单元样机到现场,并联在“洋盾构”上,经过一段艰苦的观念交锋与磨合,终于切换上了。没想到,使用一切正常,施工方于是开始相信“国家队”的研究实力,“洋盾构”不再是那么神秘而高不可攀。

 

    “我们是为企业服务,为行业服务的。”这是杨华勇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和企业十多年的交道中,杨华勇带领团队形成了“理论—元件—系统—装备—应用”完整的技术路线以及“一竿子到底”的企业内部服务方式。

 

    “高校必须要全方位介入,合作才能持久有效。”杨华勇深有体会地说,“高校和企业,谁也离不开谁。高校离开企业研究就落不了地,成果会封在实验室里;企业没有高校就只能跟踪,企业需要高校的科技支撑才能实现技术跨越。”

 

    从上世纪90年代上亿元高价进口一台“洋盾构”,到现在“国字号”盾构已占国内年新增市场的70%以上,杨华勇带领团队与企业合作伙伴一起走出了一条自主研发的成功之路,实现了重大装备“中国设计—中国制造—中国品牌”的跨越式发展。

版权所有:中国工程院  网站标识码:bm50000001  备案号:京ICP备14021735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8133号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冰窖口胡同2号  邮政信箱:北京8068信箱  邮编:100088  工程院位置图
电话:8610-59300000  传真:8610-59300001  邮箱:bgt@ca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