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有菌类才有和谐的大自然

来源:二局科学道德办公室   发表时间:2014-09-19

[ 字号  ]

来源:吉林日报 记者:陶连飞 时间:2014-09-13

 

    李玉,著名食用菌专家,1944年出生于山东济南。中国工程院院士,俄罗斯农业科学院外籍院士。吉林农业大学原校长,吉林农业大学菌物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菌物研究所所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第四届、五届成员,中国菌物学会理事长,中国食用菌协会副会长,食药用菌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尽管木耳、香菇、金针菇已经成为人们餐桌上的常客,但是在很多人眼中,这些被称为“菌类”的蘑菇们大概就是一个个有形“大细菌”。“菌类”是细菌吗?食用这些菌类食品究竟是否如社会上传闻的有诸多禁忌?小小的蘑菇怎样带来巨大的效益?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拜访了食用菌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玉。

 

    记者:在很多人眼中,食用菌和细菌基本上是一种东西,从专业的角度看是这样的吗?作为食用菌的研究者,您怎样定义食用菌?

 

    李玉:细菌的“菌”和食用菌的“菌”是两码事。汉字中,菌字作为食用菌的含义使用有上千年的历史,中国的菌类指的是蘑菇。汉代的《神农本草》就有“灵芝上品”的记载。更早以前,以灵芝为代表的菌类作物,是用于佩戴在身上,表达自己美好气质的,这一点,《洛神赋》和《老子》中都有体现。

 

    细菌是近代词汇,来自日本语的翻译,指的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小型、原始单细胞生物。从微观定义上看,细菌指的“菌”是原核生物,肉眼不可见;食用菌的“菌”是真核生物,是肉眼可见、手可采摘的。这两种虽然都叫“菌”,事实上两者有本质的区别,只不过是这两种东西恰好叫了同一个名字而已。

 

    我给食用菌总结了3句话:一是实现了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二是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三是支撑国家食物安全、粮食安全的生力军。分析“菌”字,可以看到,草字头代表祖先认为菌类是一种植物,下面的“囷”字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廪之圆者”,就是说我们的祖先认为蘑菇是一种植物,是圆顶的粮仓。打个比方,如果有一天世界末日来了,所有的植物都不能继续生长,只剩下一些秸秆的话,我们照样可以用种蘑菇的方式把它变成可食用的粮食。

 

    世界上没有菌类会怎么样呢?我们可以想象一下,由于没有菌类的分解作用,放眼望去,秸秆、枯枝、落叶堆积如山,尸体废物堆积如山,世界将是不堪忍受的世界,只有用菌类把这些分解,让他们成为无机物分子,回到大气土壤当中,循环往复,地球才是平衡和谐的。可以说,有菌类才有和谐的大自然。

 

    记者:当下,食用菌是继粮食、油料、蔬菜、果树之后的第五大农业产业,同其他的农业产业相比,食用菌生产有什么特点?

 

    李玉:食用菌产业是真正意义上的循环经济。国际上对于循环经济的定位需要符合3个“R”,即Reduce、Reuse、Recycle,换成中文来说就是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试想现在什么经济模式能真正符合这三个“R”呢?我想食用菌产业当之无愧——以秸秆为代表的农业废弃物,在生产完食用菌之后再还田、再入池、再做燃料,这个过程就非常好地体现了上面我们提到的3个“R”的标准。

 

    总结起来,食用菌这个产业的特点有5大特色:

 

    不与人争粮。我们都知道,喂养牲畜是需要粮食的,不管是养牛还是养猪,不用粮食喂养牲畜就长不大,就没有产出,但是食用菌的生产就不需要粮食,只要有秸秆,有菌种,创造合适的温度和湿度就可以了;

 

    不与粮争地。种植食用菌可以不选择好地,对于粮食生产来说,良田才能高产,可是食用菌不需要,只要创造合适的温度和湿度,戈壁滩、山洞中也可以种植食用菌。与此同时,食用菌还是非常好的粮食,菌类蛋白的质量要远远高于大豆蛋白,是对人体非常有益的;

 

    不与地争肥。菌类的种植不需要上肥,并且菌类生产中产生的下脚料还是非常好的有机肥料,用它培肥的土壤生产出来的西红柿、黄瓜等蔬菜质量要明显高于其他产品,就是说菌类生产不但不争肥料,还能提供肥料;

 

    不与农争时。食用菌的种植不需要配合时间,任何季节,只要想种就能种得出来,这样的话,农民农忙的时候可以不种食用菌,农闲的时候再种植,所以我说食用菌的种植是给懒汉干活儿创造条件;

 

    不与其他争资源。同其他农业产业相比,菌类生产是节水的。生产同比例的干物质,生产一公斤水稻的用水量是682公斤,小麦是557公斤,玉米是349公斤,食用菌的用水量只有2至4公斤,是其他作物生长几百分之一。

 

    所以我说,食用菌生产是“利万物而不争”的一个产业,具有巨大的生产潜力和很好的市场前景。

 

    记者:现在社会上流传很多有关食用菌类的禁忌,有些看起来还颇有道理,让人真假难辨,从专业的角度看,社会上关于食用菌的种种传闻有科学依据吗?

 

    李玉:菌类是很好的营养品,这一点毋庸置疑。联合国粮食组织提出的合理的膳食营养结构应该是:一荤、一素、一菇。“菇”指的就是菌类,这说明“菇”是区别于荤和素的第三种人类的营养来源。此外,菌类对于疾病的预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很多保健品就是由菌类制成的。

 

    但是现在社会上对于菌类食品的认识还有误区,最典型的就是,有人说食用黑木耳会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并专门出了书。我曾经向这位作者当面求证,并没有得到令我信服的答案。于是,我就买了400公斤木耳喂养几十只兔子,并用专业的检测手段检测这些兔子心脑血管的相关指标。经过一段时间的试验,我们认为,食用木耳并不会对生物体的心脑血管产生任何危害,社会上的这种传言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此外,很多人觉得,野生的和农家自己种植的菌类要比工厂生产的菌类产品更有营养,这也是错的。菌类是一种吸附性非常强的作物,野外自然生长的菌类无法控制其生长的环境,土壤、水源、空气中的污染物很容易被菌类吸附,对产品造成污染,农户小作坊式的生产也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菌物生长环境的不可控往往造成产品的不洁净,食用之后非但无益,反而有害。

 

    菌类生长的周期是固定的,并不存在类似野生人参和人工培育人参之间的区别。不管是在野外生长还是在工厂培育,菌类的营养成分不会有太大差别,而且由于工厂培植的专业化程度更高,对菌物生长环境的管控更加严格,食用起来会更加安全。所以从专业角度来说,我们更提倡大家购买和食用工厂生产的食用菌。

 

    记者:有报道说,您在我国创建了较完整的菌物科学与食用菌工程人才培养体系,作为省属院校的科技工作者,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您有什么心得?

 

    李玉:我始终坚持一个观点,那就是只有重点学科,没有重点院校。克服一些困难,踏踏实实地搞自己的研究,总是会出成绩的。食用菌领域的科学研究需要面向市场,将我们的研究成果尽快转化成生产力,尽快进入到国民经济主战场,接受市场的检验。同时,我们的技术还应该面向种植者,让最普通的农民种植者也能看得见、学得会,这就需要培养更多的专业技术人员。

 

    食用菌产业的发展面临着一个非常重大的问题,那就是专业技术人员的短缺。为了使这个矛盾在短时间内得到缓解,我们首先设立了3年制的专科,目的就是培养一批动手能力强、有一定专业技术的人,把他们尽快输送到生产一线上去。后续,我们将围绕食用菌和相关学科,设立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较为完整的菌物学科体系。

版权所有:中国工程院  网站标识码:bm50000001  备案号:京ICP备14021735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8133号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冰窖口胡同2号  邮政信箱:北京8068信箱  邮编:100088  工程院位置图
电话:8610-59300000  传真:8610-59300001  邮箱:bgt@ca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