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两院院士作为科技界杰出代表,冲锋在前、勇挑重担,当好科技前沿的开拓者、重大任务的担纲者、青年人才成长的引领者、科学家精神的示范者,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再立新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用,弘扬科学家精神,引领工程科技创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强化国家高端智库职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工程院建院3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重要指示要求
王小谟:揭秘中国预警机研制始末

来源:二局科学道德办公室   发表时间:2013-01-28

【 字号   】

    来源:光明网 时间:2013-01-21

 

    拥有预警机是中国几代人的期望。早在上世纪70年代,中国就曾经启动预警机的研制,但终因当时国力有限和技术基础薄弱,未能成功。那时,王小谟就敏锐地意识到,要在信息化条件下捍卫国家主权,中国必须拥有预警机。于是,在雷达科研一线摸爬滚打了几十年的他,义无反顾地投身于中国预警机研制事业。上世纪80年代,王小谟对机载预警雷达规划、实施关键技术攻关,并逐步突破了机载雷达的关键技术。为加快预警机研制,中国开展预警机对外合作,作为中方技术总负责人,王小谟坚决要求中方主导研制方案,并在国内同步研制,为后来的自主研制打下坚实基础。他还创造性地首次提出采用大圆盘背负式三面有源相控阵新型预警机方案。

 

    就在外国合作方单方面撕毁合同、中国预警机事业将被扼杀在摇篮里时,中国决定自主研制预警机。王小谟临危受命,担纲国产预警机研制工作,为培养中国预警机事业后续力量,他选用年轻人担任总设计师,自己担任预警机研制工程总顾问,全面指导和帮助总师系统对型号技术方案的确定和工程设计。

 

    十年磨一剑,中国自主研制成功空警2000、空警200两型预警机,创造出世界预警机发展史上9个第一,突破100余项关键技术,累计获得重大专利近30项,在众多关键技术指标上超过世界上最先进的预警机主流机型,是世界上看得最远、功能最多、系统集成最复杂的机载信息化武器装备之一,美国智库评价比美E-3C和E-2C预警机整整领先一代。

 

    在中国历次重大军事演习以及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等重大活动安保中,空警2000均以优异性能出色完成任务。

 

    图片详情:

 

    曾几何时,我国从以色列引进预警机技术,但是在美国的百般阻挠下,以色列只能终止合同,但是我们中国人偏偏不信这个邪,我们一定要争口气,一定要搞出我们自己的预警机,经过刻苦努力,我们的预警机搞出来了,而且世界第一。

 

    预警机的作用有多大?军事专家说:“一个国家如果拥有良好的预警机,即使作战飞机只有敌方的一半,也一样可以赢得战争。”在现代战争中发挥如此重要作用的预警机,很早就引起新中国军队的重视。上世纪60年代,我国曾经试研预警机,但终因当时国力有限,技术基础薄弱,未能成功。外国有媒体断言:“地面的‘老母鸡’要变成空中雄鹰,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从那时起,已在雷达科研一线摸爬滚打了几十年的王小谟,义无反顾投身到中国预警机研制事业中。上世纪80年代,为加快研制步伐,我国开展预警机对外合作。就在研制工作紧锣密鼓展开之际,外方迫于国际压力单方面中止合同,企图将中国预警机研制事业扼杀在摇篮里。面对巨大压力,王小谟却胸有成竹,甚至暗自兴奋。他下定决心,一定要研制出中国人的“争气机”。历经无数次挫折,中国终于研制出自己的预警机并装备部队,在历次重大军事演习及奥运会、世博会、亚运会安保等重大活动中,以优异性能出色完成任务。

 

    创新脚步永不停歇。早在预警机研制之初,王小谟就敏锐地意识到:我国疆域广阔,除了装备大型预警机外,还应形成中国自己的预警机装备系列。他开始描绘中国预警机体系化发展的谱系蓝图。按照王小谟的科研思路,我国摆脱了大型预警机对进口飞机平台的依赖,解决了预警机装备的规模建设问题。他主持研制了我国第一代机载预警系统,引领实现了国产预警机事业的跨越式和系列化发展并进入国际先进水平行列。

 

    在王小谟和他的团队辛勤耕耘下,中国国产预警机家族不断发展壮大,既有高端产品,也有高低搭配;既服务于国内需求,也出口国际市场。预警机装备部队后,实现了我军信息化武器装备的跨越式发展,推动了我军实现一体化、信息化作战,促进了我军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推进了我军从国土防空型向攻防兼备型跃升。

 

    2012年初冬,陆军某机步师远程机动参加演练,挥舞“指挥棒”的是空军某航空兵师一架预警机。军事专家指出:这次看似简单的“对接”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我国自主研制的预警机已形成预警指挥能力,成为三军通用的“空中指挥中枢”,我军作战指挥实现由平面到立体的历史性跨越。

 

    央视网消息:本周五,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又有一批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登上了国家领奖台,而获得500万元奖励的,一位是中国爆炸力学的“泰斗”郑哲敏院士,一位是中国雷达领域的“先锋”王小谟院士。这也是中国首次将国家最高科技奖授予军工装备专家。今天的《面对面》让我们首先走近这两位院士。

 

    解说:在大家的热烈掌声中,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哲敏、王小谟从国家主席胡锦涛手中接过颁奖证书,被人们称之为中国“预警机”之父的王小谟院士,代表全体获奖人员发言。获奖之前,记者在研究基地采访了他。空警2000是我国自主研制并列装空军部队的大型预警机。预警机是将远程警戒雷达系统放置在飞机上,用于搜索、监视空中或海上目标,指挥并可引导己方飞机执行作战任务的飞机,它集情报探测、指挥控制、通信导航、电子对抗、信息传输于一体,是现代空中作战体系的核心。

 

    记者:从现在战争来讲的话,如果没有装备预警机,对于军方而言的话,意味着什么。

 

    王小谟:那就等于瞎子。因为现在一个是飞机 它要来的话,它也不会像民航机一样从1万公尺400、500公里看到,都是贴海飞行,还有巡航弹。就是超低空目标是我们防空非常难的一件事情。这个事情呢,就必须要有预警机,同时呢,预警机的另外一个作用,它可以做指挥用。

 

    解说:1990年海湾战争后,国家决定通过对外合作解决预警机装备急需。王小谟担任中方总设计师,主持系统总体设计。而且,在世界上首次提出了基于三面阵背负罩和二维有源相控阵体制的新型预警机方案。这个方案在当时很多人看来无异于“赌博”和“冒险”。他毅然顶住各方面压力,并极力坚持在与外方合作研制的同时,组织国内单位开展同步自主研制。

 

    记者:您为什么要非要坚持同步,还要自主研制呢?

 

    王小谟:我觉得国家今后发展,肯定要自己的东西。如果我们即使是引进,我们也是引进一个技术,第二架,从第二架开始,必须是我们中国人干的,我们能干,我们为什么不干。

 

    记者:受制于人。

 

    王小谟:我们叫同步研制。今天你做了什么程度,我也做到什么程度。

版权所有:中国工程院
网站标识码bm50000001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文兴东街1号国谊宾馆(中国工程院)
邮政信箱:北京8068信箱
邮编:100088
电话:8610-59300000
传真:8610-59300001
邮箱:bgt@ca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