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世钊:让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

来源:系统管理员   发表时间:2009-06-15

[ 字号  ]

 

——访中国工程院院士沈世钊

 作者:杨玉峰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7-3-9 1:39:41

沈世钊院士是哈尔滨建筑大学校长、博士生导师、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是建筑工程界的一位重量级人物。
 
沈世钊从事研究和教学的主要是工程建筑。他对建筑工程企业有着广泛的接触与联系,对企业有着更深的理解和关注。长期以来,他更多更深思考的问题是关于企业的问题,特别是企业的创新问题。他告诉笔者,一年前,胡锦涛总书记在科技大会上讲的“科技创新的主体在企业”这句话,给了他很大的启迪,至今让他深受感动。
 
沈世钊说,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科技体系和中国的不同,美国科技体系主要是大企业下属的研究院,这些研究院有数以万计的研发人员,而且越来越多,不断壮大。比如微软在全世界都有自己的研究院,光在北京,研发人员就有几百个博士。这些研究院是企业的龙头,起着核心的作用。他们围绕生产实践中出现的一切问题展开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他们一边在解决各种困难,一边在研发各种新的成果,研发的目标性非常明确,那就是促进生产力的提高。在他们的带动下,企业会很快走向成熟,走向市场,规避各种风险,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大企业。
 
沈世钊说,在我们国内,以前搞科研不在企业,而在纯粹的科研单位和高校,它们搞它们的研究,企业进行企业的生产。所以,科研单位研究出来的成果转化起来非常困难。以往,我们也总在讲科技转化成生产力这句话,可在那时的机制下,真正要转化起来却非常困难、非常缓慢,有些甚至转化不了,原因就在于主体不明确。就是说,对于主体的问题一直不甚明了,没有解决好。
 
在以前的经济条件下,企业一般规模小,效益差,维持生存都比较困难,根本没有能力办什么研究院。比如建筑公司,根本无力培养自己的研发人员。而高校毕业的学生,首先去了大中城市的研究机构,或者进入高等院校教书,一般不进入企业。有少量的来到企业,他们却不具备研发能力。这样,企业产品长期处于低劣重复状态,有时有些研发需求也是小打小闹,像蜗牛爬行一样,一点一点地前进。
 
几十年来,国家穷、经济弱、底子薄、基础差,处于前沿的科学研究单位和高校,也只能勉强办一些科研方面的事情,这样勉强办出来的事情对于企业没有多大作用。而且科研院所的研究与企业生产大多处于脱节状态,与实践挂不起钩来,这样研究出来的成果转化起来自然非常困难。这样的研究根本实现不了科技创新。这是落后国家长期面临的科研状态。
 
沈世钊说,近些年来,我们国家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建设速度迅速加快,生产能力极大提高,企业快速壮大,经济形势在大幅度好转起来。就拿建筑施工行业来说,以前,达到几百万元的企业就是很不错的企业,到了20世纪90年代,却出现了几千万元、上亿元的企业。到了今天,10多亿元、成百亿元的企业已经不少。企业一壮大,它们就开始聘请专家,培养队伍,开展起各种研发活动,表现出了极大的活跃性。
 
沈世钊认为,这种研发的生机首先是经济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后带来的需求。经济没有发展到一定阶段,不可能出现这种旺盛的需求。去年,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科技创新的主体在企业,也就是在经济发展到目前这个阶段后提出来的精辟论断。
 
企业一有需求,便立即开展研发,成果一出现,马上投入生产,生产中出现问题,又马上通过研发来解决,周而复始,形成了像国外发达国家一样滚雪球似的良性循环状态。当然我们国家的研发还远远不能和美国等先进国家相比,我们要搞研发,尚有巨大空间。
 
同时,有些企业是与科研院校挂钩搞研发。一些企业没有必要形成单独的研发体系,于是便与科研院校挂钩一起搞,企业有需求,科研院所也有需求,你有你的力量,我也有我的实力,两方面一结合,各占各的利润份额,互相受益。这时,企业便成了主体。不过,在我们国家,目前这种主体的话题还在认识阶段、在陆续起步时期。
 
沈世钊说,不远的将来,企业一定会完全走向科技创新的主体。过去20年,中国企业的研发队伍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使企业科技研发出现生机勃勃的局面。再过10年、20年,企业必将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经济促进科研发展,科研推动经济,两个轮子一齐动,企业成为主体的地位就一定能够得到加强,企业成为主体的一天就一定会到来。
 
沈世钊高兴地展望着中国企业成为科技创新主体的那一天。他相信那一天的到来,必将是中国在世界民族之林强盛的日子。
 
 
版权所有:中国工程院  网站标识码:bm50000001  备案号:京ICP备14021735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8133号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冰窖口胡同2号  邮政信箱:北京8068信箱  邮编:100088  工程院位置图
电话:8610-59300000  传真:8610-59300001  邮箱:bgt@ca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