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豫院士为建设中原经济区建言献策

来源:《院士通讯》编辑部   发表时间:2012-08-02

[ 字号  ]

    近日,《河南科技报》开辟“聚焦中原经济区建设系列报道(院士篇)”专栏,采访了多位驻豫院士,各位院士纷纷为建设中原经济区建言献策。

    李俊贤院士:建设中原经济区,要有总体战略规划,推动“三化”协调发展。科研人员要一马当先,最重要的是要耐得住寂寞。

    我国火箭推进剂的主要创始者和聚氨酯材料的奠基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俊贤指出,河南要实现富民强省的目标,要有总体战略规划,努力实现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河南省有科研人员136万人,是一笔很大的宝贵财富。建设中原经济区,科研人员要一马当先。“我们搞科技发明,唯一的动力就是报效国家”,“作为科技工作者,一定要理解自己肩上沉重的担子,努力工作,不断创新,造福国家。” “做科研,最重要的是要耐得住寂寞,希望现在的年轻人,都能沉下心,踏踏实实地做事。”

    王梦恕院士:郑州地铁修建可借鉴香港模式;加大农田改造力度;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

    隧道及地下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指出:从能源消耗角度来看,高速公路一吨货物的运输成本比高铁高出5倍,空运的成本是铁路的6倍。对气候影响不大、占地少、运量大、安全、快捷、成本低是铁路运输的最大优势。他建议,郑州修建地铁可以借鉴香港模式,以周边房地产开发补偿损失,以降低地铁票价。要地下、地上同时开发,重点开发地铁两边,建地下停车场、地下商场,地面上建学校、医院,这样可减少很多费用。香港特区政府修建地铁不仅没投资,还实现了赢利。王梦恕院士的建议得到了郑州市政府的高度重视,据悉,郑州地铁2号、5号线就是采用的BT模式,设计施工总承包,这是今后工程承包的总体趋势。

    王梦恕院士建议,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要继续加大农田改造力度,建设更多的高产稳产田,提高抗灾能力,争取做到旱涝保收,改变靠天吃饭的现状。要利用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把初级农产品经过深加工,变成群众喜欢的食品,推进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拉长产业链条,让农民更多地分享加工、流通环节的利益。

    王家耀院士: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加快数字城市建设。

    我国著名地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教授王家耀提出:数字城市,就是城市高度综合地将公共信息数字化,大力发展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将信息化与城市化完美地结合起来,努力促进城市政府决策智能化、城市办公自动化、城市商务电子化、城市交通管理自动化、城市规划模拟仿真化、城市治安管制预警化等。

    他指出,河南省数字城市建设发展很快,取得了许多成就,但是同我国东部城市相比较,河南省数字城市建设还有些问题需要努力解决。王院士提出如下建议:要理清数字城市的概念和明确建设数字城市的目的;制订基本统一的数字城市总体建设方案;长远规划,循序渐进,着眼大体系,找准切入点;必须十分重视信息技术的运用与管理改革的互动过程;要把实现信息共享作为根本任务。

    张铁岗院士:提升优势产业水平,改造提升传统优势行业。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铁岗指出:不能把优势产业看成是包袱,要进行科技创新,提升优势产业的水平,为建设中原经济区提供更好的服务。

    张铁岗院士结合煤炭产业进行了分析。他说,在我国,薄煤层占煤炭总资源的28%,但开采率只有8%,剩下20%白白扔掉十分可惜,所以要通过科技创新加强对能源的利用,避免浪费。而搞好煤炭产业需要科技创新做支撑,着重点在以下几方面:一是走能源节约型道路;二是走能源环保型道路;三是走确保生产安全道路。河南目前主要能源还得依靠煤炭,煤炭的主体地位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是不会改变的。所以,要走能源节约型道路,提高开采技术水平,尽快加强回收。

    张院士认为,调整经济结构,势必会面临如何处理传统优势行业的问题,比如煤化工、电解铝、化工、电力等,这几大行业都为河南的发展立下过汗马功劳,不能全盘否定它们,把它们视为“拖累”。“我们应该认识到传统优势行业还是我们的优势,现在的问题主要是技术水平不高,产品档次较低。我们要继续发挥它的优势,让它由‘拖累’变增量,不仅是数量,更重要的是质量,继续提高其贡献率。所以,对这几大传统优势产业,主要任务是改造提升。”中原经济区建设,调整经济结构势在必行,但一定不可以抛弃传统优势,一定要在发挥传统优势的基础上,发展新兴工业,调整产业布局。他还结合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大格局和平煤集团企业实际,提出了“三个转变”,即由规模增长向质量效益提升转变,由传统能源向传统能源与新能源并重转变,由实业经营向实业与资本双轮驱动转变,并确立了基础在煤炭,提升在化工,突破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思路。集团将以“三个转变”为引擎,拉动企业强势跨上发展新高度。按照“十二五”既定目标,奋力挺进世界500强,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型能源化工集团,为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张明高院士:充分发挥本地优势和中原各省优势,加大开放力度,加快中原崛起。

    我国无线电波传播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明高指出,河南的发展很快,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但是,河南底子薄、人口多,人均GDP还比较低,建设还应加速。

    对于中原经济区建设,张明高提出了三点建议。第一,要充分发挥本地优势。河南是粮食大省,农业科技也比较好,应该保证粮食产量的持续增长,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河南有很多传统产业,需要通过高新科技的广泛运用加以整合、提升,然后充分发挥他们的骨干作用。建议发展物联网,并把它作为提升传统产业和进一步开发新产业的推手。第二,充分发挥中原各省优势。中原各省都有自己的优势,这些优势与河南的优势互相补充,才可以形成更大的优势,才可以赢得更大的市场,对外引进也才有更大的吸引力。第三,加大开放力度。河南近年来的改革开放成就有目共睹,但从外部看来,开放力度还不够。河南要振兴,中原要崛起,光靠本地优势还是不够的,必须大力引进国内外的名牌企业、名牌投资商和一流的科技人才。这些企业和人才,绝不是本地可以在短期培植起来的。在引进中,很重要的是要肯于出本钱,肯于提供宽松的政策环境和生活环境。

    张改平院士:着力解决“非法添加”这一食品安全的最大问题,大力发展高效畜牧业。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改平指出:效率是河南发展畜牧业的短板,在今后应着力于发展高效畜牧业。这不仅仅指经济上高效,如猪的死亡率过高,鸡的产蛋率过低,产品的质量不高,都是效率问题。高效就是解决质的问题,让畜牧业档次提高,消耗降低。

    张改平院士强调,我国的食品安全最大的问题就是非法添加。他介绍说,2006年12月在主持一个中英双方食品安全高层论坛时,英国的科学家曾经问他“为什么中国的专家都在搞如何检测非法添加物”,有一帮专家在研究如何制造瘦肉精,另一帮专家在研究如何使用瘦肉精,还有一帮专家在研究如何检测瘦肉精,这不是在浪费人才吗?这就是我国食品安全的怪圈。希望人们能提高思想认识,提高道德观,以非法添加为耻。河南畜牧业要努力做到这一步,着力解决“非法添加”这一食品安全的最大问题,提升高效畜牧业发展水平,为中原经济区建设贡献力量。

    喻树迅院士:培育推广短季棉,解决“粮棉争地”矛盾。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喻树迅指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主题功能格局是以粮食生产核心区为重点的农业战略格局,以四区两带为重点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他对“棉粮争地”的回答是:培育推广短季棉。他说:“普通棉花生长期约140天,早熟短季棉可把生长期缩短为99天,从而实现麦棉两熟。这样的矛盾一旦解决,将会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不可估量的科技支撑。”(高松洁)

版权所有:中国工程院  网站标识码:bm50000001  备案号:京ICP备14021735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8133号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冰窖口胡同2号  邮政信箱:北京8068信箱  邮编:100088  工程院位置图
电话:8610-59300000  传真:8610-59300001  邮箱:bgt@ca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