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两院院士作为科技界杰出代表,冲锋在前、勇挑重担,当好科技前沿的开拓者、重大任务的担纲者、青年人才成长的引领者、科学家精神的示范者,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再立新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用,弘扬科学家精神,引领工程科技创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强化国家高端智库职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工程院建院3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重要指示要求
中国工程院院士参加国庆盛典感怀
来源:系统管理员   发表时间:2009-11-05
【 字号   】

    10月1日上午,首都各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中国工程院在京100余位院士应邀参加了国庆观礼活动。盛大的阅兵仪式、壮观的群众游行、流光溢彩的联欢晚会,让为新中国工程科技事业作出杰出贡献的院士们感慨万千。


祖国,我为您骄傲!



祖国,我为您祝福!


  在彩车上接受检阅的刘耀院士走下彩车后表示:“60年前的今天新中国正式成立。我随彩车群众方阵,参加了北京各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的盛大庆典,接受了祖国和人民的检阅,心情十分高兴,我祝福祖国繁荣富强。”
  王涛院士赋诗一首:“风雨历程六十载,龙腾虎跃大中华;改革开放春花艳,世纪跨越敢为先。华夏腾飞党领导,各族人民齐欢唱;更喜钢铁长城固,时代和平有保障。”
  方智远院士:“参加30日晚上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招待会、今天上午的庆祝会和阅兵式、晚上的联欢会,深受教育和鼓舞。祖国60年来的光辉历程和巨大成就,将极大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建设强大祖国的信心和决心。我深深地爱着我们的党,我们的祖国。在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祝愿祖国母亲更加繁荣昌盛。”


祖国,我为您献礼!


  张懿、崔国良院士:“我们是党和人民培养出来的院士,和新中国一起走过了60年的征程,亲身经历祖国的巨大进步和日益强盛,我为祖国母亲感到无比骄傲自豪!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充满信心!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我们一定要加倍做好我们的科技工作,替祖国分忧解难,回报我的祖国母亲。”
  苏哲子、龙乐豪院士:“要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尚需继续奋斗,我们将更加坚定信念为我国的航天技术而奋斗终生!”陈冀胜院士:“愿科技在国家伟大复兴之路上作出更大贡献。”郝吉明院士:“我将继续为培养高水平专业人才努力工作,为提高我国的科技水平永不懈怠,为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潜力顽强奋进。”陈联寿院士:“科学技术对国家发展的作用,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深感肩负责任重大,应尽心尽力继续贡献。”
  藏克茂院士:“一定要继承先烈的遗志,继续努力,将中国进一步建设好,正如游行方队最后所展现的,还要教育好下一代,他们代表着未来的希望。”
  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天安门城楼上所发出的号召:“展望未来,中国的发展前景无限美好!”中国工程院的院士们一定会与时俱进,锐意进取,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继续以自己的辛勤劳动和不懈奋斗为中国科技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孙桂娟)

    九十岁高龄的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盛志勇院士动情地说:“六十年前掀开了历史的新一页,事实证明唯有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坚强的领导下,把我们的祖国由一个被列强欺凌、一穷二白、一盘散沙的弱国,建设成屹立于世界经济稳定上升、军力不断加强、团结而和谐的国家。”
  高金吉、胡正寰院士表示:“国庆盛典向全世界展示了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以崭新面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作为中国人,我感到无比自豪!中华民族受欺辱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中国会为世界的和平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刘大响院士:“中国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新中国成立才刚刚6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短的一瞬间。60周年国庆阅兵和群众游行,展示了强军富民的辉煌成就,举世瞩目,令人鼓舞。我有幸目睹了这60年沧海桑田的巨变,亲历了国家由弱变强的发展。”
  当代表我军现代化建设伟大成就的先进装备战车隆隆驶过天安门时,作为坦克车辆设计专家的王哲荣院士激动地说:“自主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陆、海、空、天、电主战武器阅兵装备,实现了技术上的跨越。”曾任某型导弹副总设计师的刘兴洲院士感慨道:“这次阅兵式是新式武器展示最多的一次。在我驻南斯拉夫使馆被炸以后,中国人民横下一条心,要加强武器装备建设。阅兵告诉世界,中国人民任人摆布、受人欺凌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中国已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日益昌盛。”
  当受阅飞机方队在天安门上空画出五彩斑斓时,作为航空制造工业专家的关桥院士说道:“我是来自航空工业的一名工程师,看到蓝天翱翔的雄鹰甚是自豪!但是也联想到航空工业与世界强国差距仍很大,在欢庆之余,千万不应陶醉于‘盛世’!”
版权所有:中国工程院
网站标识码bm50000001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冰窖口胡同2号
邮政信箱:北京8068信箱
邮编:100088
电话:8610-59300000
传真:8610-59300001
邮箱:bgt@ca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