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09月22日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孙永福
中国工程院院士 孙永福
伴随着新中国成立60年的光辉历程。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中国铁路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重大跨越。
路网规模跃居世界前列。1949年,全国铁路不足2.2万公里,其中有不少处于瘫痪状态。新中国成立后,经过10个五年计划的建设和顺利实施“十一五”计划,到2008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已8万公里,是1949年的3.7倍,居世界铁路第三位。
列车运行速度显著提高。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铁路列车运行时速较低,不到60公里。后来,逐步发展到时速100—120公里的常速铁路。最近这10多年,经过六次大面积提速,有了时速140—160公里的提速铁路和既有线时速200—250公里的高速铁路,2008年新建成时速350公里的世界上运营速度最快的京津城际铁路。
高速铁路技术实现重大突破。铁路部门组织国内各方面专家对高速铁路重大技术问题进行全面攻关,掌握了高速铁路路基、桥梁、无砟轨道等关键技术,以及高速动车组技术、列车运行控制技术等,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客运专线和高速铁路技术标准体系。2008年8月1日,京津城际铁路正式通车运营,标志着我国高速铁路技术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客货运输能力大幅增长。1949年,我国铁路旅客运量仅1亿多人次,货物运量5589万吨。2008年铁路旅客运量14.6亿人次,货物运量33亿吨,分别是1949年的14倍和60倍。中国铁路以占世界铁路6%的营业里程,完成了世界铁路25%的工作量,运输效率世界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