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两院院士作为科技界杰出代表,冲锋在前、勇挑重担,当好科技前沿的开拓者、重大任务的担纲者、青年人才成长的引领者、科学家精神的示范者,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再立新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用,弘扬科学家精神,引领工程科技创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强化国家高端智库职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工程院建院3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重要指示要求
互联网协会理事长胡启恒:互联网改变中国知多少
来源:系统管理员   发表时间:2009-06-15
【 字号   】

——专访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工程院院士胡启恒

 

2008年12月05日09:19  来源:

 

  最近各大媒体都在以不同的形式,全面、深刻、生动地呈现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巨变,如30年标志性人物,30年标志性事件,30年各行各业的建设成就,还有30年的反思等。中央和地方新闻网站、新浪等商业网站都做了专题,以大量的篇幅讲述发生在每一个人身边的故事。与30年相比,互联网来到中国的时间还不足一半,但它给中国带来的变化却是不可小视的。为此,记者专访了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胡启恒,请她回顾一下改革开放30年,互联网到底改变了中国多少?

  《对外传播》: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各行各业都在回顾和总结自己领域取得的成绩,制定下一步努力的方向。作为互联网协会的领军人,您是否想过对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情况做一个梳理?

  胡启恒:互联网在中国正式落户是1994年,到现在已经14年了。可以说在这期间没有哪一个行业的发展速度能赶得上互联网。它给中国带来的变化是有目共睹的,它在向世界传播中国方面所做出的贡献也是其他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因此它也是值得梳理的。

  《对外传播》: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中科院的专家们就开始接触互联网,国家域名.cn 1990年在美国根服务器上注册,可互联网正式进入中国是1994年,这期间有4年时间.cn寄存在德国,没能及时进入的主要阻碍在哪里?最后又是如何消除阻碍的?

  胡启恒:主要阻碍在美国。美国政府对社会主义国家有戒心,不愿意接纳中国。1994年中美科技合作委员会在美国华盛顿举行年会,我代表中国科学院出席,并利用这个机会去协调这件事。当时我们科学院的技术专家钱华林告诉我,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已经就绪,美国就是不开闸门。我在会议间歇找到当时主管互联网骨干网的美国自然科学基金会主任,他带我去见该基金会国际合作部负责互联网对外合作的斯蒂芬?沃尔夫(Stephan Wolf),我跟他一谈他就笑了,他答应我,“没问题,你回去就可以开通了。”我说:“就这么简单吗?要不要我签署一份保证书,保证不攻击美国?”他说:“不用,不用。”说来很有意思,这个老外的名字叫Wolf,翻译成中文就是狼,所以我一下就记住了他的名字。他这个人说话做事都很爽快,还没等我回国,钱华林就打电话说网络通了。当时技术上的工作中美双方都做好了准备,美国的专家很愿意中国加入,美国政府的闸门不开,中美两国的专家都没办法。

  《对外传播》:当时中国有多少人了解互联网?政府对这样一个新生事物持什么样的态度?

  胡启恒:互联网能够进入中国首先应该归功于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正是有了这个前提,中国的计算机网络才能走出国门,与世界互联。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中国的经济改革开始加速,国际间的交流日益频繁,我们科技界跟国外合作的欲望越来越强烈,合作的领域也越来越宽广,合作过程中大量的科技信息和科技数据需要互相交流,打长途电话或通过电信部门的电话网费用非常昂贵。为了减轻负担,同时保证国际科技合作,我们就必须把互联网请进中国来。

  《对外传播》杂志社供稿

 

版权所有:中国工程院
网站标识码bm50000001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冰窖口胡同2号
邮政信箱:北京8068信箱
邮编:100088
电话:8610-59300000
传真:8610-59300001
邮箱:bgt@ca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