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两院院士作为科技界杰出代表,冲锋在前、勇挑重担,当好科技前沿的开拓者、重大任务的担纲者、青年人才成长的引领者、科学家精神的示范者,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再立新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用,弘扬科学家精神,引领工程科技创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强化国家高端智库职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工程院建院3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重要指示要求
伟大的历程 光辉的篇章
来源:系统管理员   发表时间:2009-06-15
【 字号   】

 

 

   记者:在科教兴国战略的基础上,党中央进一步提出了实施人才强国的战略,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对于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变化,请您谈一谈对这个话题内容的认识和体会。
   徐匡迪:我们党在本世纪初提出要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与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以及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党的领导集体提出科教兴国战略是一脉相承的。创新是我们民族和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为什么这么说?回忆过去30年感触最深的一点就是中国制造的各种各样的产品,已经是琳琅满目,可以说,这是工程技术的巨大进步的结果。如果说30年前你要买一台彩电,首先想到是买外国牌子,是买日立还是东芝,现在不会,现在中国人想买一个平面、薄形的,性价比合适的国产品牌。今天中国家用电器不但在中国,还在全世界占领了市场,这是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成果。那么再比如说,我们的信息产业,中国现在电话的拥有数量,移动的和固定的接近9亿台,这是什么概念,比30年前多1000倍以上,光是手机就6亿台,差不多两个人就有一个手机,这使中国变成通信设备生产和消费的大国,这里面固定电话交换机有自主知识产权,我们国家生产制造的,而且有国际竞争力,能到欧洲、非洲、东南亚国家去帮他们建设通信网。这一系列的工业产品,从老百姓日常的消费品一直到在最高的高原上,缺氧的高原上,常年冻土地带上修建青藏铁路这样世界性的工程,这是世界首创的。长江三峡水电站,这么大的工程也是世界首屈一指。这些都是中国工程科技人员,在党的创新精神,提倡创新的基础上完成的。有的是原始创新,比如青藏铁路外国没有干过,这全是我们自己干的;有的是集成创新,比如说三峡大坝,土木工程部分全部是中国自己设计的,电机部分一部分引进国外,部分自己制造,引进国外部分,机组也是一部分在中国制造,通过这么一个工程,我们也培养出一支建设大型水电站的工程技术人员。我特别想说一下桥梁工程,中国现在是世界上造桥最多的国家,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以后,15年,中国造了15万座桥,总长度超过8000多公里。既有江河上的大桥,也有在山谷之间的铁路桥,还有城市里面大型立交桥,我就回想,改革开放以前毛主席老人家,在长江游泳的时候,看到当时正在兴建的武汉长江大桥,老人家诗性大发,“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当时一桥就很了不起,可是当时是苏联专家帮助我们设计,那个桥上的材料是从苏联进口的,我们生产不了这么优质的大型桥樑钢。“文革”结束以前我们南京建了一座长江大桥,基本上是武汉长江大桥的翻版,长度长一点,桥墩多一点,结构都一样。改革开放以后,30年来,我们在长江上建了60多座桥,光是武汉,南京,重庆这几个大城市,长江上的桥超过6座,武汉现在是第七桥,长江七桥,南京也造五桥、六桥,而且这些桥的设计非常新颖,多数是斜拉桥,下面空间高,可以让大船通过,跨度大。其中苏通大桥是世界第一斜拉桥,前不久世界桥梁会议上,外国人看了惊呆了,你们怎么能造出这么多桥来,一个比一个更宏伟。最近在杭州湾建成了跨海大桥,38公里,在上海东海造了东海大桥,通到深水港也是33公里,这些桥都是世界级的工程。中国现在肯做,能做,敢做,既有物质力量增长,比如钢铁水泥这些器材,更有思想解放,工程技术人员敢于面对世界级的工程技术问题挑战。除此以外,我们的农业,中国只有世界上9%的农业用地,要养活世界上22%的人口,这个是很难的一个事情,蒋介石离开大陆,逃到台湾的时候曾经跟美国人讲了一句话,他认为共产党领导不了这么大国家,尽管在军事上他承认打不过中共,但是他说我终于把5亿人吃饭的包袱甩给他们了。现在我们养活13亿人,靠什么,一个是靠我们党的方针政策,改革开放以后,调整农村经济政策,把农民积极性调动起来,更重要的是科学技术,就是用良种,在同样的土地上增加出几倍的产量。像袁隆平院士搞的三系杂交水稻,可以使水稻的亩产量比当年一般水稻增加两到三倍,随着推广在我们国内可以多养活6000万人。最近在小麦的杂交,玉米的高产方面,新的品种也不断出来,所以我想如果你回头看一下,在30年前,中国的工程技术水平,大致和国际上相差30年左右,人家已经提着四喇叭收录机的时候,我们连小型的收录机、单卡刚开始做。在80年代中期好莱坞电影里才有手机,坐在汽车里用的手机,像大砖头一样,我们90年代初进入中国市场,民营老板来到餐馆往椅子上一坐把那个大砖头往桌子上一放,就是身价的表现。现在最新手机都像名片大小,基本上国外流行的工业产品不到五年中国也能制造出来,差距正在缩短。这些都是我们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是在创新精神指导下不断学习,消化发展的结果。但是,也应该看到中国现在虽是世界上第三大制造业国家,但是在产品的定位上,我们还是属于中低档水平。不管服装,鞋子,家用电器,我们属于价廉物美,属于这一类,没有能进入高档,进入前端去,没有引领这个领域发展,还属于追赶式发展,人家用什么我们赶快学,学了以后自己上去。一个国家要能够发展起来,成为世界上一个中等的发达国家,你没有自主的知识产权,没有自己的技术是不行的,所以及时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如果袁隆平现在按照西方国家关于农作物基础理论研究水稻是不能够杂交的,是自花授粉的产物,但是他打破这个思想禁锢,研究成功三系杂交水稻。我想我们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是要逐步从跟随学习型发展转向自主知识创新,能够按照中国特色发展,建立我们自己国家的制造业的体系。建立我们自己国家的知识产权的体系,这样我们才能够在世界上有一席之地,才能真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记者:简要谈几句我们30年所走的路,应该说是不平坦的,中间曲曲折折,这个路终于开出来了,而且目标已经非常清晰了。改革开放30年肯定有很多的沉淀下来进行总结,思考,包括我们这个片子,虽然是大众传媒这样一个作品,最后这一集拿出一定的量做沉淀和思考。能不能谈几句改革开放30年你切身的体会,今后当下注意的一些方面?
   徐匡迪:改革开放30中国发生的历史性的巨变,可以说是人类社会上一段壮丽的篇章,占人类四分之一的人口摆脱了贫困,解决温饱、走向小康,我认为能实现这一伟大成就,最关键一点不是墨守教条,不是墨守成规,不是按照本本上的事情来办,而是根据中国的实际,既学习国外也不是照搬国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我觉得在科学技术发展上,也一样既要学习国外的先进,也不能完全照搬国外的,要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能够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工程技术和科学成果,这样才能够为我们的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版权所有:中国工程院
网站标识码bm50000001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冰窖口胡同2号
邮政信箱:北京8068信箱
邮编:100088
电话:8610-59300000
传真:8610-59300001
邮箱:bgt@ca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