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在武汉召开

来源:系统管理员   发表时间:2009-11-04

[ 字号  ]


  由中国工程院和水利部联合主办的“2009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于2009年9月22日至24日在武汉隆重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武汉大学、中国水利学会、长江水利委员会共同承办,国际水资源协会(IWRA)、国际灌排委员会(ICID)、国际水利工程与研究协会(IAHR)、国际水管理研究院(IWMI)、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以及中国欧盟流域管理项目等组织和机构协办,武汉大学具体组织。全国政协原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正英,水利部部长陈雷,湖北省委书记罗清泉,湖北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杨松,湖北省副省长郭生练,水利部原副部长、中国水利学会理事长敬正书,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沈国舫院士,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蔡其华,国际水资源协会(IWRA)主席Cecilia Tortajada,国际灌排委员会(ICID)秘书长M. Gopalakrishnan,国际水利工程与研究协会(IAHR)主席玉井信行,国际水管理研究院(IWMI)副院长David Molden等出席了会议。中国工程院韩其为、崔俊芝、王浩、雷志栋、茆智、曹楚生、郑守仁、张蔚榛、周君亮、丁一汇、张勇传等13位院士出席本次大会并做了报告。本次会议共吸引了来自美国、日本、俄罗斯、澳大利亚、欧盟、印度以及中国等十多个国家的300余名代表,其中国外代表50余人,国外院士共8名,8名国外院士分别是美国科学院院士、劳伦斯国家实验室教授Donald J. Depaolo,美国科学院院士、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教授Tom Dunne,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教授Wayne Skaggs,俄罗斯科学院院士、莫斯科国立大学教授Alexander Kislov,澳大利亚技术科学与工程院院士、莫纳西大学教授Michael Manton,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卡迪夫大学水环境研究中心教授Roger A. Falconer,挪威科学院院士、奥斯陆大学地球物理学系教授Lars Gottschalk和第三世界水管理中心(墨西哥)院士Asit K. Biswas教授。
  本次论坛是在我国经历了30年改革开放的时候召开的。30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也取得了飞跃发展。但高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恶化与水资源需求不断增长的矛盾日益突出,另一方面,持续增长的人口对粮食需求的压力,工业化和城镇化带来的土地资源的减少和对农业用水的挤占,迫使我们必须用有限的水土资源生产更多的粮食。如何科学合理地开发和保护有限的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可持续开发利用进而支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广大水利科技工作者和政府决策部门关注的重要问题。考虑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和社会关注的广泛性,本次论坛经中国工程院研究,确定由中国工程院和水利部联合主办,规格之高超过了以往两届院士论坛。同时为了学习国外在水资源开发与管理中的有益经验,本次论坛还邀请了有关水资源领域的主要国际学术组织和机构参与协办本次会议,并邀请了部分国外院士到会作学术报告。这也是自2005年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主办水利科学领域院士论坛以来首次邀请国外院士和专家参加。
  开幕式上,沈国舫原副院长代表我院做了大会致辞,水利部部长陈雷作了重要讲话,他简要回顾了建国60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水利建设取得的成就,针对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提出了今后我国在水资源节约与保护方面将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陈雷指出,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和紧迫任务。当前我国水利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在加快建设水利基础设施的同时,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核心是建立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即建立水资源开发利用红线,严格实行用水总量控制;建立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坚决遏制用水浪费;建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严格控制入河排污总量。陈雷部长的讲话表明了中国政府对水资源问题的高度重视。
  本次会议的主题是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它既涉及到自然科学,也涉及到社会科学,既有学术问题,也有工程技术和管理问题。为了全面探讨这一问题,论坛设置了水资源时空变异及其配置、农业水资源高效可持续利用、流域管理与河流健康和水能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等四个议题。会议共收到论文247篇,其中议题一收到论文71篇,议题二收到论文85篇,议题三收到论文60篇,议题四收到论文30篇。本次论坛正式录用论文114篇,其中英文版中国科学(E辑)26篇,英文版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9篇,中文版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79篇。论坛共有102人次作学术报告,其中主题报告4个,特邀报告26个,分会报告72个,会议采用中英文两种语言,均采用同声传译。这些报告精彩纷呈,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从不同的角度围绕会议主题进行了广泛而全面的探讨,会议主要成果和建议有如下几点:
  1、随着人口的增长、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需求不断增长与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将日益突出,这一矛盾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人口大国将更为尖锐。今后水资源管理的指导思想无疑是加强需求管理、减少浪费以及提高效率,这也是全球公认的一个总体原则。但如何进行需求管理,如何提高用水效率,还需要进一步从技术层面和政策层面加强研究。
  2、地下水的无序开采导致地面沉降、海水入侵及大面积地下水漏斗的出现是全球普遍存在的问题,而因开发过度造成河川径流的大幅度减少甚至断流的现象也在部分国家出现,这一现象在有些国家还有蔓延的趋势,如何有效控制水资源的无序和过度开发需要引起各国政府和水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
  3、水污染是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负面产物,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尽管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对水污染的机理特别是非点源污染机理的认识还不十分清楚,还没有找到行之有效的治理对策,迫切需要加大研究力度。
  4、农业节水的难点之一在于如何调动农民节水的积极性,尤其是在人口众多、农业经营规模小、无法量水到户的地方,即使建立了农民用水户协会,要解决好这一问题仍然需要从制度层面采取适当的措施。
  5、人类当今面临着水资源需求和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环境保护等多重挑战,而目前对于这些问题的认识以及研究大多是孤立的,今后的科学研究和政策制定有必要将水资源、能源和环境问题联系起来统一考虑。
  6、关于气候变化及其对水资源的影响是本次论坛的热点问题之一,来自澳大利亚、俄罗斯、美国和中国的不少专家都对此进行了探讨。以全球暖化、冰川消退和海平面上升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已是不争的事实,由此造成的极端天气和水文事件近年来愈加频繁,但目前对气候变化的原因、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程度、气候变化对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影响以及相应的应对措施等问题的认识还不够深入,今后应进一步加强这一问题的研究。
  7、河流、湖泊、河口、土地的生态修复,水土保持以及非点源污染物排放的控制等是流域管理的重要内容,丹麦等国在这方面取得了较为成熟的经验。中欧流域管理项目将这些经验引入中国,在长江和黄河流域开展了试点研究,但还需要探讨切合中国实际的流域管理与生态修复模式。

                                       供稿人:高战军、张健

版权所有:中国工程院  网站标识码:bm50000001  备案号:京ICP备14021735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8133号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冰窖口胡同2号  邮政信箱:北京8068信箱  邮编:100088  工程院位置图
电话:8610-59300000  传真:8610-59300001  邮箱:bgt@ca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