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次香山科学会议探讨凝固科学的未来之路

来源:系统管理员   发表时间:2009-06-15

[ 字号  ]

  9月23至25日,以“凝固科学技术与材料发展”为主题的第211次香山科学会议在京召开,傅恒志院士、柳百成院士应邀担任了此次会议的执行主席,师昌绪院士、徐匡迪院士到会并为会议作了特邀报告。来自全国各地约5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凝固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科技领域,物质凡由液态到固态的转变一般都经历凝固过程。从20世纪40年代到现在,凝固技术经历了一个“铸造工艺→等温凝固→定向凝固→快速凝固→空间凝固→超常凝固”的发展过程,逐步形成较为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现在,作为一个跨学科的工程与科学领域,其涵盖了从铸件、晶体生长、粉末冶金、材料制备到焊接过程、电磁冶金等诸方面的过程,为机械电子、能源、交通等行业提供先进产品及前沿技术,它兼有基础科学与工程应用二者的特征,同时又是凝聚态物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了解,当前国际凝固加工已涉及到从传统合金到人工晶体、纳米、超导、非晶及陶瓷等多种材料品种和类型,并出现了许多伴随该材料特点的凝固技术及相应的物理化学过程。我国作为制造大国,理应借鉴国际经验,大力发展有自己特色的凝固技术。傅恒志院士认为,当前制约我国凝固技术发展的瓶颈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对凝固过程的精确控制水平急需提高,这需要先进的测量设备,然而我国还比较缺乏这些设备,进口也并不容易。另一方面是凝固理论还有待深入发展,以严格的理论做指导,在实践上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与会专家认为,就凝固加工工程来看,其发展重点除了加强高档材料及其加工制备与过程的精确控制外,还要研制高性能钢铁合金等材料,发展更先进、更科学、更定量的凝固加工工艺。就凝固科学理论来看,重点是研究熔体结构与相转变的热力学与动力学等理论。
  专家们从客观实际考虑认为,应从更高、更广阔的角度来要求、发展凝固科学与技术,以便吸引越来越多的学科加入,同时所涉及的材料也将越来越广。

版权所有:中国工程院  网站标识码:bm50000001  备案号:京ICP备14021735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8133号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冰窖口胡同2号  邮政信箱:北京8068信箱  邮编:100088  工程院位置图
电话:8610-59300000  传真:8610-59300001  邮箱:bgt@ca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