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昆虫不育技术研究与应用又有新进展

来源:二局农业学部办公室   发表时间:2016-03-21

[ 字号  ]

    2015年11月,中国工程院、联合国粮农组织和国际原子能机构在福州联合主办了“昆虫不育技术发展与应用国际高端论坛”,来自国际原子能机构以及美国、巴西、西班牙、墨西哥、泰国和中国的60余位专家学者就利用昆虫不育技术防控蚊、蝇、蛾等有害昆虫进行了深入的研讨,我院农业学部吴孔明等院士牵头的咨询研究项目也将向国家提出昆虫不育技术发展与应用的相关建议。近期,论坛主席之一、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原子能机构联合司司长梁劬先生在巴西利亚有关技术发展的研讨会上,介绍了在这一领域的最新研究发展。

 

    据介绍,自2015年下半年以来,巴西向世界卫生组织报告该国某些地区罹患先天小头症的婴儿数量突然异常增加,这一现象被怀疑与蚊子传播的寨卡病毒有关。由此,寨卡病毒这种此前鲜为人知的病毒引起了全世界人们的关注,而防控的关键是要控制传播这种病毒的蚊子的繁殖。利用电离射线辐照人工饲养的雄蚊子,破坏雄蚊子的生殖系统使其不育。这些不育的雄蚊子被大量地释放到野外后,会与野外雌蚊子进行正常的交配,但交配后雌蚊子所产下的卵无法孵化,不能产生新的蚊子,这就可以大幅度减少蚊子群体,从而阻断寨卡病毒病的传播。国际原子能机构决定向巴西提供一台小型钴60辐照装置,这是利用昆虫不育技术压制蚊子群体的关键设备,将能够使巴西的一个非营利昆虫不育技术中心每周生产多达1200万只不育的雄性伊蚊,可释放到巴西受寨卡病毒影响最为严重的15个市镇,涉及75万人口。

 

    梁劬司长表示,由于全球化和气候变化的原因,由蚊子传播的疾病如疟疾、登革热、寨卡病毒病等日趋严重,同时蚊子抗药性不断增大,从而使化学灭蚊的防治效果受到严重影响。在这些情况下,昆虫不育技术与传统的灭蚊技术以及其他防治技术综合使用,可以有效、可持续地压制、消灭蚊子群体,从而达到有效防控由蚊子传播的各种疾病。由于传播寨卡病毒的埃及伊蚊也会传播其他病毒,通过昆虫不育技术控制伊蚊也有助于防控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和黄热病等。他同时指出,在防蚊控蚊的过程中,昆虫不育技术应与其他传统灭蚊手段相结合。

 

    梁劬司长介绍说,粮农组织和国际原子能机构自1964年以来一直致力于昆虫不育技术的开发和利用,目前全球有二十多个国家在防治农业害虫方面在运用这一技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也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但是,以往的成功经验主要集中于防治蝇类害虫,在应对蚊子方面目前还存在着一些技术挑战,主要是蚊子的体积小、不好饲养,而且比其他昆虫分布更广泛,几乎无处不在。经过粮农组织和国际原子能机构联合司近些年的努力,在大量饲养上已经取得了成功。

 

    梁劬司长指出,现在最大的瓶颈是大规模人工饲养蚊子的雌雄分离。因为雌蚊子会叮人并传播疾病,所以只能释放经辐照后的不育雄虫。当前是根据雌雄蚊子蛹的体积大小不同这一特点,用物理的方法进行分离,工作量极大,只可以用于每周释放几百万只蚊子规模的实地应用。目前联合国粮农组织和国际原子能机构正与13个国家的科学家开展合作研究,开发在遗传学上雌雄可分离的品系,以便能够大规模应用该技术。这种遗传学的方法已经在地中海果蝇上获得成功,雌性卵在较高的温度下会全部死亡,而雄性则正常存活,从而达到每周可以获得几亿甚至上百亿只不育雄虫,以用于大规模释放。

 

    梁劬认为,在科研人员的努力下,有希望在近几年内完全突破分离雌雄蚊子的技术瓶颈,从而实现利用昆虫不育技术大规模压制蚊子群体的防控目的。

 

    中国工程院农业学部吴孔明等院士也正在牵头国内相关研究机构和专家,就昆虫不育技术在我国的应用进行深入的研究,希望通过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等的合作,依托国内已有研究基础和局部示范的成果,借鉴国外相关经验,加快推进这一技术在我国的应用。昆虫不育技术作为有害生物“绿色防控”的重要手段之一,有望在我国重要经济作物害虫(如柑橘和苹果)和主要蚊传疾病(如登革热)的防控中发挥重要作用。(王庆 供稿)

版权所有:中国工程院  网站标识码:bm50000001  备案号:京ICP备14021735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8133号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冰窖口胡同2号  邮政信箱:北京8068信箱  邮编:100088  工程院位置图
电话:8610-59300000  传真:8610-59300001  邮箱:bgt@ca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