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近院士 > 院士获奖
范云六院士研制的转基因玉米获我国生产应用安全证

来源:系统管理员   发表时间:2010-01-06

[ 字号  ]

    由范云六院士主持的转植酸酶基因玉米研究项目,在获得高表达植酸酶的转基因玉米后,经过了严格规范的安全评价,从2005到2008年先后完成了农业部规定的“中间试验”、“环境释放”和“生产性试验”等各项安全性评价,于2008年12月通过了农业部安全评价委员会的最终安全评审,2009年11月获得农业部正式颁发的转基因生物生产应用安全证书。转植酸酶基因玉米是我国首例获得生产应用安全证书的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也是国际上首例研制成功的转植酸酶基因玉米。这一重大成果的取得历时12年,达到了国际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
    转植酸酶基因玉米的产业化将是我国作物生物技术产业化进程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里程碑,是我国农业生物技术产业中继转Bt基因抗虫棉后又一个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农业高科技新兴产业。它不仅是中国批准的第一例GMO玉米,而且也是中国批准的GMO中第一例输出性状的农作物,既对种植者有利,又对消费者有益。转植酸酶基因玉米对新一代GMO和农业产品朝环境友好、营养平衡、节能生产方向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其产业化将对提高我国玉米种业国际竞争力和促进饲料及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和做出重大贡献,并将使我国在当今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化的激烈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玉米种植国,常年种植面积达3000万公顷,70%的玉米用于饲料生产,饲料原料中一半成分是玉米。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何满足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的肉食需求量是一个巨大挑战。磷对动物生长发育是必不可少的,玉米中总磷的50%~80%以植酸(phytic acid)形式存在,但这种形式的磷不能被单胃动物(例如猪、家禽等)消化利用,随动物粪便排泄后严重地污染环境。在饲料生产中,必须添加磷酸氢钙供动物生长发育之用,但我国磷矿资源严重缺乏,仅能维持我国使用10-15年。另外,植酸是抗营养因子,和钙、铁、锰、锌、镁以及蛋白质等营养元素形成不溶性的螯合物束缚这些物质,严重影响动物对这些营养元素的利用。转植酸酶基因玉米中的植酸酶可以降解饲料中含量丰富的植酸,不但释放出有利于动物生长发育的无机磷,每年可减少饲料中磷酸氢钙的添加量80-120万吨(磷酸氢钙生产过程本身工业污染非常严重且耗能);而且还可减少动物粪、尿中磷的排泄30-40%,减轻环境污染。同时,转植酸酶基因玉米是利用农业种植方式替代现存的微生物工业发酵方式生产植酸酶,可减少能源消耗和厂房、设备等投入。因此,以玉米为载体生产植酸酶可实现生产“绿色磷”的梦想,并充分体现了转植酸酶基因玉米的多功能性、延展性和优越性。(张春义)
版权所有:中国工程院  网站标识码:bm50000001  备案号:京ICP备14021735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8133号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冰窖口胡同2号  邮政信箱:北京8068信箱  邮编:100088  工程院位置图
电话:8610-59300000  传真:8610-59300001  邮箱:bgt@ca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