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近院士 > 院士风采
“我的青春,无法和祖国分开”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思敬的青春故事

来源:办公厅宣传处(新闻办公室)   发表时间:2018-05-08

[ 字号  ]

2018-05-04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5月4日电(记者张铎)“我的青春,无法和祖国分开。”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中国工程院院士、工程地质与岩石力学专家王思敬向记者讲述了他们那一代人的青春故事。

 

    1954年,年仅20岁的王思敬和同学们一道从满洲里出国,进入莫斯科地质勘探学院,开启了他长达8年的留学生活,“当列车经过乌拉尔山脉时,透过车窗,我们看到了许多现代化的工厂。”王思敬说,“那一刻,我切身体会到了我们国家的差距,也是在那一刻,我们下定决心,要学最先进的技术,然后回来建设祖国。”

 

    出国前,王思敬仅仅接受了一年的俄语培训,而莫斯科地质勘探学院又以学习压力大、课程难度高出名,“刚入学确实碰到了很多困难,尤其是大学一年级,记笔记就是一大挑战。” 王思敬告诉记者。为了能尽快跟上课程进度,王思敬“开发”出了一套“背书”学习法。

 

    “其实很简单,就是将老师罗列的参考书全部背下来,这样既锻炼了俄语水平,又可以牢记专业知识,考试时也能取得高分。”王思敬回忆道, “经过这样的锻炼,到大学3年级时,我的笔记比苏联同学记得还全面。”

 

    除了课程学习,莫斯科地质勘探学院的实习要求也很高,经常在老师的带领下去野外进行地质勘测的实践活动,“常常风餐露宿,一走就是半个多月,吃饭睡觉全部在附近的农民家里解决。”王思敬介绍说,这样的实习经历,为他积累了大量的野外考察和工程建设经验,“留学期间,我也参与了不少大型水电站的建造过程,回到祖国后,这些经历都派上了大用场。”

 

    1957年,大学三年级的王思敬和同学们听说毛主席要来莫斯科大学看望中国留学生,他们早早从学校出发,提前3个小时来到会场,“即便这样,还是来晚了,只能挤在礼堂中间听毛主席的讲话。”回忆起这一幕时,王思敬的心情依然激动,“当时我们就是年轻一代,那一刻,真是感到肩负建设祖国的重任。”

 

    谈起青年时代,王思敬总是强调中学时期对人的影响和塑造,“我毕业于上海吴淞中学,能留学苏联,也是由吴淞中学选拔推荐的。”

 

    王思敬向记者回忆道,吴淞中学的操场旁边有一间图书室,图书室的门楹上挂着一块牌子,写有“祖国在召唤”五个字。“那时,每次去图书馆看书,都会看见这五个字,这五个字一直影响着我和同学们的深造和择业。”

 

    那时,每当晚自习以后,王思敬都会和同学们在操场散步,畅谈自己的想法和未来的志向,“很有意思的是,我周边的同学好像都抱着为祖国做一番事业的心气,除了被推荐去苏联留学,进入国内高校的同学也纷纷选择考取工业、军事等专业院校。”王思敬说,“也许,这就是我们那一代人的青春吧。”

 

    毕业归国后,王思敬长期从事水电、矿山、国防和环境工程等方面的科研工作,为若干国家重大水电工程和大型国防地下工程稳定性进行研究和论证,在地下核爆炸及工程防护、矿山及环境工程以及工程地质力学等方面作出了突出成绩。

 

    如今,虽近耄耋之年,王思敬依然坚持在科研一线,“昨天,我准备学术会议的发言直到晚上11点多,明天还要赶最早的飞机去丽江参与一个项目的论证。”王思敬这样向记者描述他近期的工作安排,“我总是忍不住关心一些大型项目的进展,喜欢听一些关于国家发展最前沿的消息。”

 

    在王思敬看来,青年时代是人生最好的一段岁月,要抓紧时间锤炼自己,让自己成为一个全面的人。“在现代社会,个人很难预计未来的职业变化,因此,全面的能力和基本的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此外,就是要时刻保持心情愉快。” 王思敬笑着说道。

版权所有:中国工程院  网站标识码:bm50000001  备案号:京ICP备14021735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8133号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冰窖口胡同2号  邮政信箱:北京8068信箱  邮编:100088  工程院位置图
电话:8610-59300000  传真:8610-59300001  邮箱:bgt@ca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