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近院士 > 院士风采
84岁院士陈毓川:国家需求是我的终身目标

来源:办公厅宣传处(新闻办公室)   发表时间:2018-04-17

[ 字号  ]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日期:2018年04月16日

 

    今年84岁的中国工程院陈毓川院士是一位深深扎根于祖国大江南北的地质工作者,他为我国的找矿工作、成矿预测、区域成矿理论研究等都作出了突出贡献。

 

 

    在中国地质科学院里,人们现在还能经常见到耄耋之年的陈毓川院士忙碌的身影,除了指导各项科研工作外,编撰中国百余年来最完整的矿产资源调查、勘察成果的著作《中国地质志》则是他每天放不下的重要工作。

 

 

    中国工程院院士、矿床地质学家 陈毓川:我们准备在明年三十个省(区、市)可以完成,到了2021年,全国要完成,这是一个大工程,矿山全覆盖,矿产地全覆盖。

 

    1959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顿涅茨克工学院地质勘探专业的陈毓川,第一次来到了中国地质科学院。从那时起,走遍祖国大江南北,为国家找矿就成了他最大的心愿。他用了近5年时间在广西大厂矿区深入开展地矿研究,详细记录下对矿区的每一项新发现。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陈毓川与国内地质领域的权威学者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矿床的成矿系列”概念,并发展了“区域成矿理论”,之后,这一理论作为我国区域成矿分析的主要理论基础,对国家矿产资源勘探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进入二十一世纪,到了退休年龄的陈毓川院士,反而是更忙了。他先后参与了《中国成矿体系及区域成矿评价》研究,全国25个矿种的资源潜力评价等重要的国家矿产资源调查和科研项目。这些研究为我国地质科学未来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陈毓川:我们是奔着国家需要去干工作的,这是我的终身目标,也是我们地质工作者所奔向的目标。

版权所有:中国工程院  网站标识码:bm50000001  备案号:京ICP备14021735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8133号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冰窖口胡同2号  邮政信箱:北京8068信箱  邮编:100088  工程院位置图
电话:8610-59300000  传真:8610-59300001  邮箱:bgt@ca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