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近院士 > 院士风采
季国标:终其一生为百姓作霓裳

来源:二局科学道德办公室   发表时间:2015-01-28

[ 字号  ]

来源:无锡日报 时间:2015-01-06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衣食住行,而衣居首位,穿衣是一个大问题。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那时我国棉花播种面积只占3.9%,人均消费量仅1斤6两。资源极度匮乏,使纺织生产成为“无米之炊”。在此情况下,一方面国家对棉纱和棉实施统购统销,另一方面,纺织部决定,始于1953年的“一五”计划时期就要发展化纤。这样的时势给了季国标最好的用武之地。

 

    努力求学,立志解决国人穿衣问题

 

    1932年春天,季国标出生于无锡留芳声巷。父亲是一个小商店的店员,家境比较清寒,从小过着艰苦的生活。1938年,季国标入东林书院读小学时,正值抗日战争,无锡被日军占领。他亲身经历了日军的奴役,他的姐姐在战乱中被日军的流弹打死。他从此懂得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把对日本军国主义的仇恨化为刻苦攻读的毅力,立志建设强大国家。

 

    而后在辅仁中学念中学,他积极参加反内战、反饥饿学生运动。通过这一系列活动,更使他深深地懂得只有推倒“三座大山”,国家才有光明复兴的前途。为此,他格外努力学习,为以后的深造打下了扎实的根基。

 

    上海解放那年,季国标高中毕业,考入了交通大学,先后就读于工业管理系和纺织染化系。毕业后,正逢国家大力发展化纤工业,他服从工作需要,分配到青岛印染厂实习。实习工作两年后,被选派赴民主德国学习人造纤维(再生纤维素纤维)生产技术。到上世纪60年代,为发展以石油为原料的合成纤维,国家又选派他去英国实习。两次出国培训的机会,为季国标奠定了坚实的化纤工程技术基础及其产业建设、运行经验,从而为他掌握全面的化学纤维技术知识和后期的领导工作创造了条件。

 

    此后的几十年间,从最早的保定第一人造丝厂,到已具现代先进化纤企业雏形的四大化纤,季国标的身影与新中国化纤工业发展的轨迹始终相伴。一缕丝,一生情。季国标为了这一缕缕化纤丝,投入了自己毕生的知识和心血。如今,他虽已年逾古稀,工作依然繁忙,但仍然一如既往地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努力学习,掌握学科的前沿知识,经常学习到深夜,从未懈怠。

 

    终其一生为百姓作霓裳

 

    哪里有需要,他就在哪里,季国标为新中国的化纤工业奋斗了近60年。“一生为百姓作霓裳”,几十年来,季国标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出国培训回来后,季国标在保定化纤厂任技术室主任。在保定工作期间,他勤学苦干,和其他工程技术人员一起探索和掌握了浸渍、压榨、粉碎联合设备等新技术,并参与主持了中国第一条国产粘胶短纤维生产线的设备鉴定。

 

    1963年,南京化纤厂开始筹建。季国标任该厂副总工程师,在技术方面负责工程建设和生产运行。该厂首次采用中国自力更生设计、制造的粘胶纤维成套设备,并且成功地应用棉浆、长束精练和二硫化碳回收技术,纺出了优质的人造纤维。

 

    南京化纤厂建成投产后,季国标又被调往兰州化纤厂参加筹建。兰州化纤厂是从英国引进成套设备建设的。季国标任该厂副总工程师,是这套设备的对外谈判和技术总负责人。后来由于政治上的原因,几十名英国专家全部撤走,项目面临瘫痪。季国标只好一人承担了原来外国专家组的工作,完成了安装、调试、编写软件、培训和生产运行等。特别是因原料有限,大量技术条件都需要重新测算、设计和试验。季国标夜以继日地连续奋战几个月,终于和大家一起掌握了这套当时国际最先进的技术,取得了一次试生产成功的佳绩,部分产品的质量和单产甚至超过了英国同类工厂的水平。

 

    1983年,季国标担任纺织工业部副部长。在纺工部20年,他主要精力就是把中国建成化纤大国。1958年我国化纤产量才0.3万吨,仅占世界的0.1%,而2012年已达到3648万吨,约占世界化纤总产量的69%,跃居世界第一,技术和产品的总体水平也达国际先进。这些成绩少不了季国标和他的同事们近60年的艰苦奋斗、尽心钻研。

版权所有:中国工程院  网站标识码:bm50000001  备案号:京ICP备14021735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8133号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冰窖口胡同2号  邮政信箱:北京8068信箱  邮编:100088  工程院位置图
电话:8610-59300000  传真:8610-59300001  邮箱:bgt@ca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