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德龙:西安应走低碳循环之路

来源:二局科学道德办公室   发表时间:2013-11-05

[ 字号  ]

来源:西安日报 记者:庞乐 时间:2013-11-04

 

    在工业化、城镇化、生态化、城乡一体化同步进行的今天,城市催生了大量基础建设、人为活动。大规模城市建设中有一个难以避免的问题,就是污染。西安市现在近千万人口,催生了建设与城市生态之间的关系问题。西安的城市建设应该怎么搞?

 

    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德龙说:“我认为西安的城市建设务必要走低碳、循环的路。”

 

    抓两头、带中间,减少垃圾污染

 

    城市污染先从城市生态的末端——垃圾来看,城市建设产生建筑垃圾,居民生活产生生活垃圾。“先说建筑垃圾,这几乎是所有城市建设中无法避免的副产品。我们西安市正在进行大规模城市建设,当然就会产生巨量的建筑垃圾。我们目前采取的措施是划定建筑垃圾填埋场集中堆放,但潜在的污染还是不可回避。”徐德龙说。

 

    清运和堆放过程中的遗撒和粉尘、灰砂飞扬本身就造成了环境污染,而长期堆放和填埋也不是毫无隐忧。材料使用是人为可控的因素,采取“抓两头、带中间”的办法,即抓选材和控制垃圾处理终端,大量使用节能材料,利用再生资源,其耗能可大幅降低。建材行业本身是高耗能产业,那我们可以利用技术革新的成果,大量使用高性能钢结构、高性能混凝土,在环保节能的同时保证工程质量,路不坏、桥不垮。

 

    解决城市建设的“后顾之忧”

 

    徐德龙院士认为,精细化垃圾分类是个好选择。建筑垃圾细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材料环节,砖瓦做成高性能混凝土的必须材料——超细粉;混凝土做成骨料;泥土回收做绿化土;钢铁回收再利用。

 

    在使用环节,首先是水资源循环使用。少用化石原料,使用低硫高热量的煤;使用生态混凝土;充分利用地热资源,建地热管道系统,提取自然热水。

 

    加强屋顶绿化——能大幅降低室内温度;提高低辐射膜的使用率——这种类似于车窗膜的产品允许可见光进入,能有效隔离红外线,夏天可以降低4℃室温,冬天可以提高4℃室温。

 

    一个实际的例子是,正在修建的关中大环线,大量使用了建筑垃圾作为路基和填埋骨料。徐德龙认为,应该大力支持,目前建筑垃圾的使用到基础层,基层和面层也可以用建筑垃圾,道路废弃物用来修路,建筑废料完全可以用来建房。

 

    对生活垃圾的处理,徐德龙指出,“城市附近留几个水泥厂就可以解决这个处理难题。”这是由制造工艺决定的,在水泥厂焚烧生活垃圾,快速分解炉产生瞬时高温,可避免焚烧过程中二恶因的出现,并能杀灭其他有毒物质,减少放射性;生活垃圾中大量的酸性物质在碱性环境中得以中和;重金属物质则在水泥熟料中被固化。

 

    污染是城市建设的“后顾之忧”,处理好垃圾,有助于城市建设把污染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版权所有:中国工程院  网站标识码:bm50000001  备案号:京ICP备14021735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8133号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冰窖口胡同2号  邮政信箱:北京8068信箱  邮编:100088  工程院位置图
电话:8610-59300000  传真:8610-59300001  邮箱:bgt@ca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