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祖尧:教育的全球视野 不该“麦当劳化”

来源:二局科学道德办公室   发表时间:2013-09-09

[ 字号  ]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 谭敏 王睿 时间:2013-09-03

 

 

    沈祖尧——中国工程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校长。2003年非典型肺炎疫症暴发期间,沈祖尧教授积极进行抗疫工作,被誉为“亚洲英雄”。2010年就任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并蝉联香港最佳大学校长称号。

 

    教育全球化——所有大学都一致的话,就会“麦当劳化”,每一种文化每一个背景都应该有自己的特色。

 

    高校排行榜——我对大学排名有所保留,如果把排名看得更重,那就是用同一个标准去评价所有的大学。

 

    科研与教学——没有好的学生,科研就没法继续了。所以,哪怕是大师,也要参与教学。最起码每年要讲几次大课,让学生欣赏一下大师的风度。

 

    所谓大学——大学应该是浪漫的,人生应该是浪漫的。我让学生们多看书,不一定是财经类的,还有别的很多书可以看看,让人生更有深度。

 

    理想中的大学:

 

    创造知识、传递价值观

 

    记者:香港中文大学只有50年历史,但近年来一直在亚洲高校排名榜居于前列,能取得这些成绩是主要靠什么?

 

    沈祖尧:香港中文大学在创校时的理念就是整合中国和西方,传统和现代。一方面不要忘记中国人的传统、价值观和理念,但是也把西方最好的东西吸收过来学习。

 

    记者:您理想中的大学是什么样的?

 

    沈祖尧:大学有两个方面的工作,一个是创造知识,二是传递知识。创造主要是指在科研方面,我想另外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大学不但应该有知识的传递,也把我们的价值观和人文的精神气质传给我们的下一代,让他们有专业的能力、赚钱的能力外,还可以想一想自己能为社会、为国家,甚至为整个人类做什么。比如,生态文明,这是一个全球事务,每个地区和国家不可能独善其身,我们要生存得好,要有好的环境,不仅需要自己好,周边和整个地区也要好,整个地球是一个需要互相依靠的环境。我想,我们的大学在教育方面,不仅应该引导学生学习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

 

    理想中的校长:

 

    学校不是企业,校长不该是CEO

 

    记者:您现在还给学生上课吗?

 

    沈祖尧:有,我每年给一二年级的医学生上两个大课。我还给三年级和五年级的学生进行临床教学。我看病时学生就坐在后面,我一边看病一边给他们介绍,或者他们可以问病人问题,我也问他们问题。我感觉,即便是做行政工作的人,也需要参与一些教学的工作。不然,对前端的教学就断了。

 

    记者:医生、老师和校长三个角色,您个人更喜欢哪一个?

 

    沈祖尧:我个人比较喜欢做科研和教学。行政不是最喜欢的东西,但学校有这样的需要,我就试试看。

 

    记者:大学校长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是学者还是CEO?

 

    沈祖尧:我想大学校长最重要是把持学校的方向,并平衡教学和科研的关系。对外应该怎么做,对内应该怎么做,政策怎么制定,这些都很重要。校长也应该参与一点教学和科研,虽然时间不可能太多,但有参与才会知道老师和同学遇到什么问题。CEO给我更多的是一个公司的感觉,学校不应该是一个企业,更应该是教育机构。

 

    大学里面无论有多少大楼,有多少资金,要是没有把科研和教学做好,那就一定不是一个有价值的大学。

 

    记者:吸引人才对高校发展很重要,香港中文大学如何吸引全球一流的科研人才?

 

    沈祖尧:香港中文大学所有的老师都是全球招聘来的,90%的老师起码有一个学历是国外的,有70%的老师本科不是在本校读的,我们希望能够多元化,引进不同学校、不同背景的老师。另外,对于新老师,我们还会提供“种子资金”,在他们事业起步的时候给予一定的资源,帮助他们自己建立研究团队和购买实验设备。

 

    大学应该是浪漫的,而不是功利的

 

    记者:近年来那么多内地学生到香港读大学,内地学生跟香港学生之间有什么差别?

 

    沈祖尧:内地学生非常优秀,进入大学后,在学习和语言方面一点问题都没有。但是,我发现内地学生给自己的压力太大了。我希望他们来香港时,可以抱着轻松的心情。到香港念书,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目标应该是开阔自己的眼界。

 

    记者:香港中文大学和深圳大学正在合作办学,这种形式会不会推广?

 

    沈祖尧:我们很希望为中国培养更多的人才,香港中文大学的办校模式是有价值的,值得内地大学参考,这所合作办校的理念、模式和香港中文大学一样,也有书院制度、通识教育、两文三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创作,我们希望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一定是念书考试成绩最好,还希望他们有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记者:您如何看待大学功利化?

 

    沈祖尧:大学为什么功利化?因为社会本身是功利的,社会给大学的目标要有经济效益,培养出来的人才应该是让我们的社会财富增多。父母也会希望子女尽可能赚多点钱。对大学发展来说,钱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但不是有钱所有的事情就都做得好,还需要理念和方向,大学还需要有自己的气质。

 

    记者:功利化应如何纠偏?

 

    沈祖尧:这是课堂外的工作,我们希望学校里面有一个比较注重人文精神的氛围,在课堂外,有很多课外的活动,香港中文大学有一个“博群计划”,请各界人士来讲人生故事和奋斗历史,还会举办花展、书展等活动,让学生们明白除了物质和金钱以外,生活里还有许多东西是可以去欣赏的。我在花展时曾对学生讲,大学应该是浪漫的,人生应该是浪漫的。我让学生们多看书,不一定是财经类的,还有别的很多书可以看看,让人生更有深度。

 

    不能用同一个标准衡量所有大学

 

    记者:大学教育越来越强调全球化,如何既全球化,又不丧失自身?

 

    沈祖尧:全球化不一定是共同化,所有大学都一致的话,就会“麦当劳化”,都卖一样的东西,不一定是最好的。每一种文化每一个背景都有自己的特色,比如,在中国的大学里,有的注重科研有的注重教育,有的文科好有的理科好,我觉得每一个大学都应该有各自的特色和使命感,不一定是每个大学都做同样的事情。所以,我对大学排名有所保留,如果把排名看得很重,也就是说可以用同一个标准去评价所有的大学。但是,不是所有的大学都是走同一条路,同一个方向,是否能用同一个标准评价,我是有保留的。

 

    记者:你既参与科研,也从事教学,您觉得两者应该是怎样的比例?

 

    沈祖尧:比例很难量化。我们教什么给学生,跟我们的研究成果相关;而研究也需要不断发现新知识,有可能在教学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就是下一个研究的方向。所以,教学和科研是互为因果的,两方面都要兼顾。近年,国内在科研成绩方面一直上升很快,但大学一定不能忽视教学,因为没有好的学生,科研就没法继续了。

 

    所以,哪怕是大师,我们也要求他要参与教学,最起码每年要讲几次大课,让学生欣赏一下大师的风度是怎么样的。

版权所有:中国工程院  网站标识码:bm50000001  备案号:京ICP备14021735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8133号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冰窖口胡同2号  邮政信箱:北京8068信箱  邮编:100088  工程院位置图
电话:8610-59300000  传真:8610-59300001  邮箱:bgt@ca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