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院士活动 > 服务院士
依托院士工作站打造引才“金字”招牌——河南省院士工作站工作小结

来源:办公厅《院士通讯》编辑部   发表时间:2016-11-08

[ 字号  ]

    本刊讯创新驱动,重在高端人才引领。河南省自2010年启动院士工作站建设以来,围绕企业、高校和科研单位发展急需解决的重大关键技术难题联合攻关,帮助拉近与院士及其团队的距离,并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不断创新合作方法,建立长效合作机制,使院士及其团队由“行”至河南到“留”在河南,效果显著。截至目前,全省共建立院士工作站239家,共引进院士224名进站工作,其中工程院院士156名,中科院院士63名,院士团队成员596名。涉及农学、机械工程、临床医学、化学工程等38类专业学科,分布在全省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等各个领域。

 

    一、院士工作站为企业

 

    发展注入活力

 

    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也是建设院士工作站的主体。目前,我省有一半以上的院士工作站建在企业。通过引进现代高新技术,改造、嫁接传统产业,借力院士高端智力攻克技术壁垒,成功研发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对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中信重工集团成立院士专家顾问委员会,聘请10多位院士为企业发展顾问,组织他们牵头重大科技项目、为企业研发和战略决策提供技术指导和咨询,助力企业在经济下行、行业整体亏损的大环境下成功转型升级,实现逆势上扬,引领了我国高端矿山重型装备制造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河南万里路桥集团有限公司在沙庆林院士团队的指导下,围绕高等级公路新型路面结构,开发出了适用于ACA长寿命路面表面层的沥青超薄磨耗层和沥青防水连接垫层材料、设备、施工工艺和检测标准,可有效降低磨耗层的厚度,减少车辙的发生,延长防水连接层和路面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已在内蒙淮兴重载高速公路项目进行实施,实现产值2.5亿元,并已有14项专利申请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

 

    二、依托院士工作站,产学研合作

 

    走向互信双赢、长效发展

 

    更大限度地发挥院士及其团队的作用,不断拉动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郑州机械研究所与四位院士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相继开展洁净化高性能焊接材料、无铅无镉钎焊材料、复合化焊接工艺等方向的研究,解决了环保型焊接材料的研发及应用上的关键技术难题,先后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促进了河南省焊接产业的发展。中机六院依托院士工作站,在申报国家智能装备制造重大专项实现零的突破,解决了建筑设计领域多项重大关键性技术难题,目前国内已完成的三星级绿色工业建筑,半数是中机六院的作品。中航锂电(洛阳)有限公司组建河南省大容量锂电池院士工作站以来,陈蕴博、田中群、田照武3名国内研究锂离子电池材料、电动车领域的院士加盟为企业提供智力支持。双方按照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建设模式,有效整合相关科技力量和科研条件,联合构建高水平的科研平台,开展前瞻性的航空领域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先后承担6项国家863计划项目,中央企业电动车产业联盟的电池关键共性技术项目,有4项由中航锂电完成;累计申请各类专利200余项,是行业标准的核心起草单位。

 

    实现了单位与院士团队互信双赢,产学研合作初步形成了长效机制。河南省2008年就与中科院、工程院建立了院地合作关系,合作基础坚实。院士工作站进一步固化了院地院企合作,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更加紧密持久。河南理工大学依托院士工作站,引进了张铁岗、刘先林、傅恒志、陈清如等9名院士,分别在安全工程、能源工程、材料科学工程、测绘科学与工程等学科培养高端人才队伍,通过几年的合作,实现了我省第一个“瓦斯治理”教育部创新团队的立项验收,并延续到了第二个团队。河南省人民医院建立的河南省心血管疾病临床研究与质量控制院士工作站,把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院长胡盛寿院士及其团队直接引进到医院,推动我省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签订合作协议,依托河南省心血管病医院共建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国家心血管病华中分中心,打造国家级专科区域防治中心。灵宝金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建立了黄金冶炼废渣、多金属综合回收工艺研究与应用院士工作站,通过引进余永富院士及其团队,采用余院士的专利技术“新型多级循环流态化磁化焙烧装置和技术”,结合闪速磁化焙烧工艺对冶炼废渣进行处理,得到杂质含量低的高质量铁精粉,冶炼废渣可减少48%,年平均实现净利润3000多万元。

 

    2015年,河南省院士工作站与院士团队共联合承担各级科研项目1946项,争取经费支持18亿元。取得科研成果301项,达到国际水平成果59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161项;发表论文3293篇,专著160部;获得知识产权1628件,其中发明专利519件。

 

    三、有效整合科技资源,创新要素

 

    不断向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集聚

 

    院士依托企业的科研平台,把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带到企业,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和应用,同时,为了方便院士团队开展工作,企业把科研平台建在高校、科研院所,更加密切双方的合作关系。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院士工作站引进王梦恕、钱七虎、梁文灏等5位院士,设立院士工作室,将院士及其团队的科研成果通过院士工作室向企业转化,调动了供求双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河南豪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在华南农业大学罗锡文院士及其团队的关心和支持下,不仅组建了河南省现代农业机械装备院士工作站,而且成立了现代农业机械装备企业创新技术联盟。以罗锡文院士为中心,吸纳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理工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等单位的30余位国内农业机械装备领域的知名专家,不定期召开学术研讨会、项目论证会、成果对接会等,有针对性地开展科技培训和技术交流。为了把院士工作站做深、做实,把企业做大做强,河南豪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每年定期召开了农机化专业委员会年会暨科技成果对接会。目前,已有11个新产品在企业中试。企业创新技术联盟真正实现了专家与企业深入合作、紧密合作和务实合作,对促进行业发展、企业技术进步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四、人才培养“借力升级”,

 

    人才队伍成长壮大

 

    河南省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匮乏,已成为各单位跨越发展的“绊脚石”。各建站单位充分利用院士的科技资源阵地,与院士签订人才培养协议,把本单位的科技骨干选派到院士所在单位进行定向委托培养,建立人才联合培养互动机制,使一大批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得到了提升。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共培养博硕研究生3370人,其中获得博士学位150人;完成国内外学术交流1445次;组织专题讲座与培训班1735次,培训人员44228人次。洛阳普莱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通过院士工作站,与中科院微生物所、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华南农业大学、厦门大学、美国SBC公司等开展研发合作,在完成科技攻关项目的同时,为公司引进集聚了一批高端智力和优秀人才,有力促进了企业发展。

 

    在院士承担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研发中,院士主动“领路”,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人员参与到院士科研团队中来,共同完成研发任务,进一步凝练了学科方向,加速了人才培养步伐,提升了科技人员的创新能力。洛阳理工学院建立的隧道与地下工程院士工作站,在王梦恕和顾金才院士的带领和指导下,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整合相关学科方面的人才优势,逐步形成了“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与地下工程施工关键技术”、“隧道与地下工程支护结构及高性能混凝土研究”、“复合盾构机械金属材料性能及加工技术”和“混凝土破碎技术及固体废弃物处理”四个稳定的研究方向。主持或参加973、863、“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13项,申报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申请软件登记1项。与中铁隧道集团、中铁十五局集团、总参工程兵科研三所以及盾构与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成立了“中国中铁隧道集团工程试验中心洛阳理工学院试验室”,共同推进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创新发展新模式。参与完成了国家重大工程“青藏铁路关角隧道高地应力断裂带爆破新技术”课题研究,科研成果成功应用于关角隧道工程建设,为企业节约资金1500余万元。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依托院士工作站,组织院士中原行活动,邀请中国工程院郑树森、曾溢滔、王红阳、程京等七位院士来豫开展对口咨询和业务辅导。郑州市儿童医院在朱晓东院士及其团队的支持下,创新瓣叶中央折叠法主动脉瓣成型术等先进心脏外科技术,为医院培养了一批手法先进、技术过硬的心脏外科人才。

 

    院士工作站通过几年的发展,已成为河南省招揽、培育高层次人才的“梧桐树”,引导企业创新发展的“指南针”,为助推河南经济社会发展载入了“高科技芯片”。

 

    (宋晖 供稿)

版权所有:中国工程院  网站标识码:bm50000001  备案号:京ICP备14021735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8133号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冰窖口胡同2号  邮政信箱:北京8068信箱  邮编:100088  工程院位置图
电话:8610-59300000  传真:8610-59300001  邮箱:bgt@ca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