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动物制药产业化发展战略”专题研讨会在沪召开

来源:办公厅《院士通讯》编辑部   发表时间:2017-05-09

[ 字号  ]

    转基因动物制药是继微生物发酵和哺乳动物细胞培养制药之后的新一代基因工程制药生产模式,被认为是“21世纪最高额利润的新型生物产业”,但是长期以来,其产业化的情况并不理想。3月29日,“转基因动物制药产业化发展战略”专题研讨会在沪召开,期望对转基因动物制药产业化瓶颈进行系统分析。曾溢滔、侯惠民、闻玉梅、陈亚珠、丁健、张志愿等院士及医药领域有关专家30余人出席研讨会。

 

    会上,曾凡一教授作了题为《转基因动物制药产业化发展战略》的主旨报告,系统梳理了我国转基因动物制药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其产业化裹足不前的原因。我国是较早开展转基因动物制药的国家之一,1985年施履吉院士即提出“乳腺生物反应器”的概念,国家90年代中期开始支持关于“乳腺生物反应器”制药的研究工作,成功建立了兔、羊、牛等生物反应器系统,但到目前为止国内11家相关研究单位仍处于基础研发阶段,很少进入临床试验,至今没有成品药上市。国际上在“乳腺生物反应器”概念提出后发展迅速,2009年美国食药监局批准了世界首个转基因动物药物,目前已有20多种反应器的近百种药物进入研发阶段,预计销售额有望突破1000亿美元。

 

    转基因动物制品不同于一般大分子药物,目前国家尚没有明确的审批办法和机制,市场对于转基因动物制药前景不清晰,社会资本支撑短缺。与会专家经过深入讨论,认为转基因动物制药相较于细菌、植物或动物细胞制药具有产量高,修饰正确等优势,其产业化对于获得临床上昂贵的、不可替代蛋白具有重要意义。院士专家们建议,一是要加快有关转基因动物制药产品用于临床的法规建设,完善审批、准入机制,使转基因动物制药产业化有法可依;二是加大基础研究方面的投入,不断优化生物反应器的效率,并形成可复制、可产业化的构建流程。

 

    (张丽莉、袁硕颀)

版权所有:中国工程院  网站标识码:bm50000001  备案号:京ICP备14021735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8133号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冰窖口胡同2号  邮政信箱:北京8068信箱  邮编:100088  工程院位置图
电话:8610-59300000  传真:8610-59300001  邮箱:bgt@ca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