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专家行”到济南章丘

来源:系统管理员   发表时间:2009-06-15

[ 字号  ]

 成本为新品一半 汽车再造业绿色财富价值日益突显

 

2009年06月15日 16:58:24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记者 余晓洁

    对许多中国人而言,“再制造”还是个新鲜词。用车族往往心存疑惑:汽车又不是普通产品,废旧了怎么还能再制造?再制造产品会不会不如新产品?

    如果你来到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复强动力有限公司,这些疑问将被一一破解。展现在眼前的一整套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绿色、高效、节能的汽车发动机再制造流程,无声但有力地证明:中国有能力对废旧汽车进行再制造,并确保再制造产品达到并超过新品品质。

    记者亲见:车废旧了也能再制造,成本减半而使用寿命翻番

    6月中旬,新华社记者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工程院组织的“循环经济专家行”来到济南章丘。宽阔平坦的道路旁,两行郁郁葱葱的杨柳把我们引进一座占地70000平方米的绿色再制造王国,这里每天进行的只有一件事:变废为宝。

    巨型拆处车间里的一切,都令记者耳目一新:

    拆洗阶段,因为引进了物理清洗处理设备、循环水处理系统,高污染的化学清洗被清洁的物理清洗代替,生产过程污水近零排放由梦想变为现实。

    喷涂环节,随着自动化高速电弧喷涂技术的应用,单件箱体喷涂时间由手工的1.5小时缩短为20分钟,喷涂效率提高4.5倍。曲轴喷涂缩短为每件8至10分钟,费用投入不超过新品所需的1/10。

    我国自主研发的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斯太尔发动机连杆再制造自动化电刷镀专机,解决了零件定位精度控制、镀液供给均匀性、再制造质量控制、连续作业、生产节奏调整等重大难题。纳米颗粒复合镀层保证了再制造产品性能超过原型新品。

    质检单元,磁记忆/涡流检测仪可以检测出水压试验和荧光检测无法发现的早期裂纹,大大提高了检测精度,保证了再制造产品的质量。

    眼前,有形的现代装备再制造技术设施和无形的绿色循环经济理念,好似一位神奇的魔术师,把一堆堆近乎废铜烂铁的东西修复到它们最新的、甚至更好的性能状态。

    复强动力是国内第一家汽车发动机再制造公司,2005年10月被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六部委确定为国家循环经济首批示范单位。目前已经具备包括康明斯、斯太尔、大柴6110、朝柴6102、桑塔纳、奥迪等十几个系列20多个品种2万台发动机的年再制造能力。

    “通常的汽车大修,如同给心脏装起搏器;而再制造则是用新品一半的成本,对行将报废的发动机进行再生性的改造,如同给80岁的人换上30岁的心脏,使用寿命延长了一倍。”精通于再制造技术的复强动力董事长邢忠这样描述。

    产业现状:拥有自主研发领先技术,但参与企业少、行业规模小

    与记者谈起“再制造”,年近八旬的中国再制造产业领军人物、中国工程院院士徐滨士就像一位年轻的父亲讲述自己新生的孩子,充满了深情。

    “目前我们在绿色拆洗,表面技术,生产过程自动化和管理信息化方面,已具备世界一流水平。与西方发动机以换件修理法和尺寸修理法为主的实施再制造不同,中国特色的再制造重要特征是再制造后的产品质量和性能不低于新品,成本只是新品的50%,节能60%,节材70%,环境友好。”徐院士认为,再制造产品不是二手产品,应视为新品。

    在过去的近十年里,徐滨士领导的装备再制造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为复强动力等国内汽车再制造企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然而,与汽车产业发展较为成熟的国家相比,我国的汽车再制造起步晚,参与企业少,产业规模尚小。

    在发达国家,再制造对象已涵盖发动机、传动装置、离合器、转向器、启动机、化油器、闸瓦、水泵、空调压缩机、刮水器马达等几乎所有零部件,并已在技术标准、生产工艺、加工设备、供应、销售网络、售后服务等方面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汽车零部件的回收再利用达到80%以上。

    来自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显示,BMW早在1965年就开始再生产汽车发动机;美国有近50万人从事再制造,每年可创造530亿美元的产值;丰田和福特等汽车巨头的回收率甚至达到95%。

    “每年全世界仅再制造业节省的材料就达到1400万吨,节约的能量相当于8个中等规模核电厂的年发电量。全球7万多家再制造企业,我国仅十余家,不到十万分之三。能拨动节约‘大循环’的再制造业在我国‘才露尖尖角’。”徐滨士说。

    业内专家分析认为,目前影响我国汽车再制造产业步伐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用户对汽车再制造技术不熟悉,对再制造产品客观需求没有转变成有效需求;二是我国零部件回收率低、回收体系混乱,使再制造原料受限;三是行业政策制定相对落后,产品内外销渠道不够畅通。 

    发展前景:汽车再制造巨大的绿色财富价值日益突显

    我国汽车再制造巨大的财富潜力正日益突显。政府部门对该产业的发展高度关注,相关政策法规制定的步伐正在加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了解“再制造”。

    目前我国每年汽车报废量约300万辆。据初步调查:国内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企业产值为7亿元左右,再制造产品占汽车零部件生产的比重很小。如果更多的行将报废的汽车实现再制造,不仅能有效节约资源能源,还能为行业创造巨大的绿色财富。

    节能环保是日后汽车发展的必然方向。近年来,政府部门明显加大了节能环保和循环经济产业的支持力度:

    ——2004年,我国召开首届循环经济工作会议。

    ——2005年以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会同有关部门分两批在178家单位开展国家循环经济示范试点。

    ——2008年,随着《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实施,发展循环经济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同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国内第一部《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管理办法》,公布了一汽等14家再制造试点企业名单。这标志着我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正式步入规范化发展道路。

    ——2009年4月23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考察循环经济试点示范企业和出席循环经济专家行启动仪式时指出,要有序推进废旧物资和机电产品的再利用、再制造,努力变废为宝、化害为利,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

    ——2009年6月5日,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暨国务院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循环经济技术开发、示范推广、能力建设。

    随着国家高度重视,消费者逐步认同,更加绿色、低耗、环保、节能的中国汽车再制造正一步步向国人走来。

版权所有:中国工程院  网站标识码:bm50000001  备案号:京ICP备14021735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8133号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冰窖口胡同2号  邮政信箱:北京8068信箱  邮编:100088  工程院位置图
电话:8610-59300000  传真:8610-59300001  邮箱:bgt@ca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