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规划快启动 让“海上三峡”释放江苏风电潜能

来源:系统管理员   发表时间:2009-06-15

[ 字号  ]

2009年04月20日 11:08:07 来源: 新华日报

 

     “在江苏沿海海域2.4万平方公里的辐射沙洲区,建设一个装机容量达2000万千瓦、规模接近三峡工程的海上风电基地”,这是江苏新能源发展的一个战略构想。17日,在“院士专家咨询服务团江苏行”新能源产业发展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解放军理工大学教授王景全建议,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落实科学发展,江苏应对海上三峡这一战略构想早作规划和准备。

    王景全是中国工程院“海上风电场建设重大工程问题研究”项目组成员,曾多次在江苏考察海上风电。据他介绍,虽然江苏风电项目的建设是先陆上后海上,但风能资源的优势却是在海上。2007年上半年如东一期风电工程的建成投产,结束了江苏无风电的历史。迄今江苏已投产和在建的陆上风电场有7座,已完成前期研究工作的有6座,预计2010年全省陆上风电总装机容量达181万千瓦。

    “但是,从长远看,江苏风电最大潜能在海上。”王景全说,初步测算,江苏海上风电可开发量,大概是陆上风电的五到十倍。如果把海上风电开发范围从一般理解上的水深20米内,扩展到国际公约规定的200海里经济专属区,江苏海上风能资源将更丰富。目前江苏已开展前期工作的海上风电场规划总装机容量达130万千瓦,中远期规划总装机容量为600万千瓦。“发展规划总体积极稳妥,并留有较大余地。”

    江苏海上风电发展如何提速?

    王景全认为,江苏首先要有创新发展海上大风电的决心和信心。作为经济发展深受能源和环境瓶颈严重制约的地区,江苏推进海上风电场建设,是一个现实的理想选择。而从地质、气象、经济等多方面综合条件看,江苏东部沿黄海一线的近海地区,是布设单机容量2000千瓦到5000千瓦风电机组超大型海上风电场的理想之地。“规划建设好一个作用超过长江三峡工程的清洁能源基地,不占一亩土地,不产生一个移民,不带来任何生态灾害。而且,搞一个三峡的钱可以建2-3个三峡规模的海上风电场。”

    风电下海面临着风险大、成本高的发展瓶颈,如海上风电场电力传输和接入网的技术难度大、建设和维护的技术难度大、费用高;海上风电设备要求在高盐雾腐蚀、高湿度环境和台风、海浪袭击等恶劣环境下可靠运行25年等。据了解,我国陆上风电场有5000多台机组发不了电,就是关键技术没能彻底突破的结果,而海上风电的技术难度比陆上更大。为此,王景全建议,江苏应争取将近海尤其是辐射沙洲风电场工程开发列入国家重点科研课题,抓紧开展专题研究。“当务之急是在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上大功率风机的同时,尽快开发施工专用的特种、高效设备。”

    目前江苏风电开发是以市县属地划界、分片开发。“这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但不利于风能科学利用和大风电的纵深发展。”王景全说,“大规模开发必须避免条块分割,应全省统一规划、有步骤地开发。”他举例说,前期工作中的风资源测评,按照相关规定要求,如果立塔测风,至少需要2-3年。投标商各自立塔测风,既浪费时间也浪费资金。所以,测风工作可由政府组织,费用也由政府支付,测风的资源共享,招标后再由中标公司缴纳项目的前期费用。

    目前,江苏的风电产业发展,在国内已处较领先地位,并初步形成了从整机组装、部件制造到塔筒制造的产业链。王景全表示,应利用好这些优势,大力发展风电配套产业,比如生产齿轮箱、叶片等。“仅GE、威斯塔斯等几家在我国投资的外资风电设备企业,每年叶片需求量就有100多万片,而国内只能提供近30万片,存在巨大发展机遇。” (吉强)

版权所有:中国工程院  网站标识码:bm50000001  备案号:京ICP备14021735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8133号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冰窖口胡同2号  邮政信箱:北京8068信箱  邮编:100088  工程院位置图
电话:8610-59300000  传真:8610-59300001  邮箱:bgt@ca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