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萤火一号”早日探访火星

来源:系统管理员   发表时间:2010-01-06

[ 字号  ]

    原计划今年秋季发射的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因故将发射日期改为2011年。尽管今年留下遗憾,但“萤火一号”技术上已经“万事俱备”。2009年10月29日下午,由上海院士中心、上海市宇航学会、卢湾区教育局共同主办的第二十四期院士专家讲坛,邀请了刚从莫斯科归来的“萤火一号”副总设计师陈昌亚研究员作题为“国内外深空探测技术的现状与未来”的报告,为市民解读火星探测的奥秘。
    陈昌亚在报告中回顾了人类探索火星的历史。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初,前苏联首发火星探测器,但连地球轨道都没能到达。1971年美国“水手9号”成为第一个火星轨道飞行器。1997年7月4日由美国“火星探路者”探测器携带的“索杰纳”号成为第一部成功在火星着陆的火星车。2007年8月4日登陆火星的美国“凤凰”号通过土壤分析证明了火星有水。至今已有40枚探测器到达过火星,随着人类对火星认识的加深,未来移民火星的梦想似乎不再遥远。
    “萤火一号”火星探测器是我国首次火星探测试验,也是第一次航天大系统级项目与国外的合作,工程的主要目标是完成中俄联合探测火星任务,初步突破环绕火星轨道探测器研制的关键技术,并初步实现火星探测器深空测控数传和测轨定轨能力。卫星将主要开展火星的空间磁场、电离层和粒子分布及其变化规律、火星大气离子的逃逸率、火星地形、地貌和沙尘暴,以及火星赤道区重力场等探测。
    “萤火一号”要顺利完成探测任务,必须经历超低温适应和控制技术、深空探测通信、自主控制几大技术难题。超低温适应是所有登陆火星的探测器必经考验。2008年美国“凤凰号”就是因为没有从低温环境中苏醒过来而提前结束了探测任务。经计算,“萤火一号”运行过程中将面临长达8.8小时的深低温长火影(即火星将运行至探测器和太阳之间),主要依靠太阳能的“萤火一号”不得不进入休眠状态,周围环境温度达到-200℃以下,长火影结束后它再加电唤醒。陈昌亚回忆起当时试验场景:实验室充满液态氮和氦的空间,模拟火星最严酷的环境,温度达到-260℃。8.8小时过后,“萤火一号”上16台单机均能唤醒且正常工作。
    陈昌亚介绍,一般火星探测器研制至少需要5年,而“萤火一号”研制只用了23个月。项目组成员根本没有休息日的概念,几乎天天加班到夜晚,航天人的那份执着和韧劲让现场观众无不为之动容。“萤火一号”在地面经历了所有模拟联合发射及火星环境的机、电、热等所有试验,试验表明探测器功能正常,中国航天界已做好了准备。在等待下一次发射窗口出现的2年里,项目组的主要工作是定期检测,对一些部件作更换,保障卫星的可靠性和寿命。火星探测是我国继载人飞船、嫦娥探月工程之后又一重大航天科学计划,将带动我国深空探测技术的发展,为今后其他行星的探测打下基础。
    在此我们预祝“萤火一号”未来发射成功。(田瑞雪)
版权所有:中国工程院  网站标识码:bm50000001  备案号:京ICP备14021735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8133号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冰窖口胡同2号  邮政信箱:北京8068信箱  邮编:100088  工程院位置图
电话:8610-59300000  传真:8610-59300001  邮箱:bgt@ca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