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人才培养”院士沙龙在成都举行

来源:系统管理员   发表时间:2009-06-15

[ 字号  ]

  4月4日上午,“创新型人才培养”院士沙龙在四川(成都)两院院士咨询服务中心举行。本次沙龙是中心组织策划的第一期沙龙活动,由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29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锡祥发起。中国工程院周光耀院士,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成都大学等高校的相关负责人,四川省人事厅、教育厅、科技厅和成都市教育局、科技局的有关领导参加了沙龙活动。
  张锡祥院士向专家们阐明发起本次沙龙的目的。他说,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培养大批创新型人才,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是教育,高等教育更应是创新型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因此,本次活动邀请以在蓉高校负责人为主的专家和省市相关部门参加,探讨如何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加快高校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
  来自各高校、院所的院士、专家们一致认为,本次院士沙龙的主题非常好,非常有现实意义,并提出了许多具有创新性的思路和前瞻性的建议。其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探索分层次教育。要不拘一格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是三个不同的层次,应分层次教育。本科生就是要学懂知识并具备相当的自学能力;硕士研究生要学会应用知识或创造一定的知识;博士生就要创造知识。当然,创新型人才涉及层面很广,技术工人也有创新性,不能忽视这个层次人才的培养,高职教育、中职教育等方面都要重视。第二、重视基础理论和知识的培养,为创新型人才打好基础。要创新,学校基础知识和理论培养很重要。高校应加强基础课和专业课,夯实创新的基础。第三、重视大类培养,通识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研究问题、分析问题、应用问题的能力,因为创新需要大量复合型人才。第四、重视教育结合实际,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学校教育应面向产业,多研究实际问题,多培养动手能力。政府应做好搭桥工作,为高校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平台,促进创新。第五、重视道德品质教育,提倡奉献精神。要鼓励学生崇尚一种精神,要对学生要进行品德教育,要把政治理论教育与平时的行为品德结合起来,结合一些实例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和职业道德。第六、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建立宽容失败,鼓励创新的文化。创造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氛围,鼓励独立思考,营造崇尚创新、宽容失败的氛围,让具有创新能力、创新意识但又不断遭受失败的人得到更多的鼓励、条件和氛围。第七、改变培养模式,给学生更多选择空间。高校教育应合理设计课程,重视基础理论,侧重综合素质,要允许选择,合适的选择才可能出现创新。第八、从体制上解决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问题。在目前的用人体制、评价体制、教育体制下,不可能培养出创新型的人才。教育体制不改变,让高校来培养创新型人才就是一句空话。第九、高校改革和创新需要社会给以配合,政府给以支持。高校培养的学生最终要与企业、社会对接,学校单方面操作就很难保证人才的培养全面适应社会的需要,因此,需要政府给以支持,搭建平台,使高校、企业、社会、政府共同形成一股合力,形成多元的局面,以此鼓励创业,鼓励创新。第十、外语应适当学习,不要过分强调。外语很重要,但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发达国家像中国这样把外语变成一个升学、晋职的必要条件。因此,应把外语改成选修,不要求所有人都要外语学得很好,考试成绩也只做参考,由用人单位选择。
版权所有:中国工程院  网站标识码:bm50000001  备案号:京ICP备14021735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8133号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冰窖口胡同2号  邮政信箱:北京8068信箱  邮编:100088  工程院位置图
电话:8610-59300000  传真:8610-59300001  邮箱:bgt@ca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