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与工程哲学”研讨会在我院隆重召开

来源:系统管理员   发表时间:2009-06-15

[ 字号  ]

 
    工程哲学是21世纪以来国际上研究的新领域、关注的新热点,我国哲学界、工程界、教育界也较早关注和研究这个新方向。2004年以来,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先后召开了一系列以工程哲学为主题的学术活动,立项开展了工程哲学的咨询研究课题,并于2007年7月出版了学术专著《工程哲学》一书,在理论上进行了新的探索,在工程哲学的学科建设方面跨出了可喜的一步。我国关于工程哲学的探索和研究,对工程科技事业的发展和国家经济建设,对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都具有现实的和长远的意义。
    2007年11月5日,由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协和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共同主办,高等教育出版社和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联合承办的“工程与工程哲学”研讨会在我院隆重召开。会议的主题是: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探讨工程与工程哲学、工程哲学与科学发展观、工程哲学与工程教育、工程哲学与新型工程师培养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邓楠,教育部部长周济出席会议并分别作了重要讲话。10位中国工程院和中国科学院院士,以及来自工程科技界、教育界、企业界和哲学界的特邀专家和学者共80人参加了研讨会,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杜祥琬院士、工程管理学部主任王礼恒院士主持了会议。
    徐匡迪院长在讲话中指出,工程哲学研究在我国取得了很好的进展,初步形成了专门的研究队伍,对于工程的本质和特征的思考,对于工程思维和方法论的研究,对于工程理念和工程观的凝练,对于工程未来与工程人才的指导等方面,都取得了初步成果,打下了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他强调,我们工程科学家和工程师对于发展工程科技、落实科学发展观负有重大历史责任,工程哲学是指导工程实践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锐利思想武器,要积极推进工程哲学的发展。工程哲学本身要从工程实践中汲取营养,并为工程实践服务。他指出,工程哲学是一个新兴学科,目前尚处于自身发展的初级阶段,迫切需要加强学科建设,加快建立相对独立、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学术队伍,吸引一大批热爱工程哲学并有志投身于工程哲学研究的人才,进一步促进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
    中国科协邓楠书记认为,工程哲学本质上属于对工程技术活动的哲学反思,是一种时代精神。工程哲学的发展,既要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又要严格遵循科学研究规范,努力提出自身特有的科学命题,并加以解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用正确的工程技术理念来引导工程项目的决策、设计、建造、运行和管理,对我国工程哲学的学科发展提出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时代命题,同时也为发展中国特色的工程哲学提供了丰厚的土壤和广阔的空间。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统筹兼顾,既是一切工程技术活动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发展工程哲学学科的基本原则。中国科协愿与大家一道,共同推进中国特色工程哲学的发展。
    教育部周济部长认为,工程哲学是在理论探索和社会实践中产生的一门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新兴学科。从哲学的角度审视工程教育,对我国工程教育的改革有着非常好的指导作用。我国是工程教育的大国,但还不是工程教育的强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工程教育,培养一大批高素质创新型的工程人才,是摆在我国教育界和工程界面前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要办一流的工程教育,关键是提高质量,其中要非常重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工程教育的全过程,包括用工程哲学教育培养新一代的工程技术人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在主题报告阶段,殷瑞钰院士首先以《哲学视野中的工程》为题,深刻阐明了工程的本质和内涵,精辟分析了工程与哲学、树立正确的工程理念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系,指出了工程创新是创新活动的主战场,工程创新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发展的大局。汪应洛院士、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李伯聪教授、大庆油田公司董事长王玉普先生分别做了《当代工程观与工程教育》、《21世纪之初工程哲学在东西方的同时兴起》、《新时期大庆油田勘探工程的哲学思考》主题报告,从工程观对于工程教育和培养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重要意义,工程哲学在中国和欧美的研究进展情况及各自特点,工程哲学在油田勘探开发方面的实际运用等角度进行了阐述。
    在会议的讨论阶段,中国科学院何祚庥院士、国家行政学院方克定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黄顺基教授等分别作了精彩的发言。
    与会者认为,工程是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工程哲学是关于生产力发展问题的哲学理论,是实践哲学,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为了实现十七大提出的宏伟目标,工程活动必须全面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必须树立新的工程理念和工程的价值观、系统观、生态观和社会观,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和可持续发展的增长方式,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这次会议是对我国工程哲学当前研究成果的全面总结,对于凝聚工程科技界、教育界、企业界和哲学界等各方面的力量,共同推进工程哲学研究在我国的不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版权所有:中国工程院  网站标识码:bm50000001  备案号:京ICP备14021735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8133号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冰窖口胡同2号  邮政信箱:北京8068信箱  邮编:100088  工程院位置图
电话:8610-59300000  传真:8610-59300001  邮箱:bgt@ca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