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1月5日电(记者吴晶晶、胡锦武)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翟虎渠在5日召开的“2006中国食物与营养高层论坛”上透露,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已培育主要农作物新品种5000多个,2005年粮食总产量增至4.8亿吨,基本满足了13亿人口的消费需求。 翟虎渠说,我国突破了杂交水稻、杂交玉米、矮败小麦、杂交油菜等一系列重大核心技术,取得了盐渍土改良、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等一大批自主创新成果,使粮食单产由1949年的每亩68.6公斤大幅度提高到2005年的310公斤,粮食总产量从1亿吨增加到4.8亿吨。 此外,我国还建立了瘦肉猪、蛋鸡、奶牛、肉羊、水产品等良种繁育体系,研究出优质高效配合饲料和集约化养殖技术以及猪瘟、牛瘟、禽流感、新城疫等重大疫病高效疫苗,使我国肉类、蛋类、水产品总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 翟虎渠表示,为进一步推动农业科技发展,中国农业科学院已经与60多个国家及20多个国际组织和农业研究机构建立了广泛的科技合作关系,与11个国际组织和外国机构的合作项目已覆盖全国20多个省、自治区、市的农业科教单位。 此次论坛由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和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联合主办。论坛以“食物消费与健康” 为主题,共有包括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IFPRI)等国际机构代表在内的12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