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 > 工程院要闻
第二届中国工程院院刊发展联合研讨会在杭州召开

来源:三局学术与出版办公室   发表时间:2015-12-31

[ 字号  ]

    2015年12月18日上午,第二届中国工程院院刊发展联合研讨会在浙江大学召开,中国工程院樊代明副院长、钟志华秘书长,浙江大学吴朝晖校长,卢锡城、王静康、崔俊芝、何继善等院士出席会议。参加会议的还有高等教育出版社和浙江大学出版社领导、院刊各编辑部主要负责人及院机关工作人员。会议由樊代明副院长主持。

 

 

    樊代明副院长首先在致辞中充分肯定了中国工程院院刊(1+9)近来取得的发展。他指出,期刊是中国工程院的一张名片,各刊编辑部在办刊过程中不断创造着符合本刊实际的特色方法,希望通过院刊发展联合研讨会的形式,加强交流,取长补短,促进中国工程院院刊整体水平不断提升。

 

    吴朝晖校长代表浙江大学,向工程院多年来的支持表示感谢。他表示,浙江大学长期以来高度重视学术期刊的建设和发展。今后,浙江大学将从高校学科建设的高度,继续大力支持学术期刊,特别是中国工程院院刊分刊的发展。浙江大学将与工程院一道,努力将《信息与电子工程前沿(英文)》期刊办成国际知名刊物。

 

 

    浙江大学出版社鲁东明社长代表承办单位介绍了浙大出版社的概况以及在学术期刊出版领域取得的成绩,他表示今后将更加重视《信息与电子工程前沿(英文)》的建设,与工程院一道,保障办刊人力、经费,鼓励创新,力争办出国内一流、国际上有知名度的品牌期刊。

 

    在自由交流环节,浙江大学学报执行总编张月红女士介绍了《信息与电子工程前沿(英文)》的发展情况。她从内容、技术、服务、影响几方面,介绍了办好国际学术期刊的策略和经验。近年来,《信息与电子工程前沿(英文)》在提升刊物学术水平与质量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注重关注交叉学科,应对国际新技术,接轨国际出版标准。在具体措施方面,采取了抓评审速度和质量、抓服务和出版技术(标准)、组约优质内容、提高传播力、推出“青年学者接力约稿计划”、吸纳和发挥主编、编委力量、参加学术研讨会等方式,实现了投稿数量持续增长,作者地域分布更趋多元,录用文章基本水准稳步提升。同时,她还从刊物的发文数及作者国家分布、被引频次统计、施引文献数等方面,量化分析了学术期刊提升国际影响力的因素。之后,与会的分刊代表分别总结了近2年期刊发展情况,并介绍了未来期刊的发展规划和具体措施。

 

    通过讨论,与会的院士专家均认为,各刊的措施对于中国工程院院刊(1+9)系列的其他期刊均有很好的借鉴作用。建议下一步从发挥院士作用;充实编委会,发挥编委会作用;落实人员编制和配套资金;加强编辑部与学部办公室的联系;根据自身特色,找准突破点五个方面做好工作,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期刊。

 

    樊代明副院长对会议进行了总结。他首先向浙江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各刊编辑部、编委和编辑表示感谢,向承办单位为本次会议做出的贡献表示感谢。他指出,正是他们以高度的热情和历史责任感,将中国工程院院刊(1+9)作为主业而非副业、作为事业而非事情,中国工程院院刊(1+9)才能在短时间内取得较大进展。他强调,要认真对待对会上提出的问题,要求学术与出版办公室会后统一收集整理各刊提供的书面材料,并向院领导汇报。

 

    樊院长还针对中国工程院院刊(1+9)今后的发展提出三项规则和五项工作。三项规则是:看别人的GPS,走自己的路;守公认的交通规则,靠弯道超车;盯远处的终极目标,要步步为营。五方面工作是:一是从国内走向国际,放眼世界,把握国际通行规则,将国际国内两方面的优势为我所用。二是主刊与分刊互惠,通过主刊和分刊的文章相互推荐,充分发挥主刊的影响力大和分刊的针对性强两方面特点,实现主刊与分刊的共同提高。三是编辑部与学部办公室联动,充分发挥学部办刊特色,促进各学部在刊物建设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四是学术期刊向学术会议借力,充分发挥学术与出版委员会将学术会议与期刊出版整体谋划的优势,每一次学术会议都要安排分刊编辑部参加,将其作为一项制度固化下来。五是出刊与订单相联系,刊物的影响力与发行量密切相关,一定要通过大规模扩散(包括订刊与赠刊)的方式,让中国工程院院刊(1+9)系列在工程科技工作者群体中不断扩大影响,切实发挥院刊在智库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版权所有:中国工程院  网站标识码:bm50000001  备案号:京ICP备14021735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8133号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冰窖口胡同2号  邮政信箱:北京8068信箱  邮编:100088  工程院位置图
电话:8610-59300000  传真:8610-59300001  邮箱:bgt@ca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