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 > 工程院要闻
学习侯祥麟科学精神

来源:办公厅   发表时间:2012-03-31

[ 字号  ]

 

我所了解的侯祥麟先生
徐匡迪
(2012年3月31日)

  我与侯祥麟院士相知较早,改革开放后上海金山石化要引进成套设备,产品升级,提高产能,他曾随同国务院领导,以副部长和专家身份前来听取汇报和参与审议。当时,我是上海市计委主任,忝列末席。侯先生讲话的内容早已淡忘,只记得先生操一口广东官话,语气平和,言简意赅,对项目是支持的。给我的印象是他一点也没有中科院院士、留美专家和副部长的架势,更像一位儒雅、慈祥的学者和长辈。
    真正与侯老有直接交往则始于1995年我当选为工程院院士之后,因为两人同在一个学部(化工、冶金与材料学部),而且当时工程院初创,一个学部只有二、三十人,故而在会间休息、散步、交谈中自然就有了近距离接触的机会。那时我已知道,他在1944年去美国留学前就是中共地下党员,就怀着崇敬的心情向他讨教解放前参加学生运动、进而入党的经历。他却带着微笑而幽默地说:“我这个人不是在激烈的革命斗争中认识到要参加共产党的,我是在圣约翰大学图书馆中借了英文版的《资本论》、《反杜林论》躲在亭子里攻读两年后在后才下定决心去寻找党的……,当时党是秘密的,共产党员也不写在脸上,因此我找了很久、很苦……”这使我大为惊谔!也引发了我的深思:原来一个真正有理想、有信念的共产党员,是要有深刻、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的。他在我的心目中已不仅仅是一位化学、化工的高级专家,还是一位能从艰深的古英文读通《资本论》、《反杜林论》,并义无反顾地走上革命道路的知识界先辈!我个人以为,这样的党员在我们党内也是极少、极为可贵的。从此我对侯老更多了一份景仰。
    我与侯老真正短期共事、具体了解他深遂的学养和缜密的思维方法却是在我2001年底调到工程院工作以后。那是2003年的3月下旬,北京城正受“SARS”瘟疫的肆虐,一天深夜11点多钟,温总理来电话谈及国家领导十分忧虑中国石油、天然气的可持续供应问题,希望工程院能组织一个战略咨询研究项目,在电话中他提到了几位这方面的领军人物。最后他说:基础最扎实、全面,最了解国内、外油、气情况,最具战略眼光的当数侯祥麟先生,就是他已91岁高龄,不知近来身体情况如何?并当即决定周六上午要我陪同他亲自去侯老家拜访,如身体允许就请他挂帅。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北京早春天气,在侯老家的会客室,总理拉着他的手亲切交谈,听取他的意见。关于我国油、气的可持续供应问题,侯老明确地说了三点想法:一是要立足于国际、国内两种资源,石油是宝贵的、不可再生的战略资源,现在买得到,不但要买,而且要买些作储备;二是加大国内资源勘探力度,不断提高我国可采油、气资源的储量,以应对国际能源市场的风云变幻,保证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三是对现有油、气田的开发要科学、合理实现可持续开采,不能只顾眼前利益,单纯追求产量“吃干榨尽”。短短不到十五分钟,随着侯老的娓娓道来,总理不断地点头称好,当场决定请他“佘太君挂帅”,担当“中国油气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总课题组的组长。从那时起短短一年时间,随着每月两次的课题、研讨汇报会,我对侯老的认识也逐步加深。他深谋远虑的战略意识,运筹帷幄的科技统帅才能,淡泊宁静的为人风范,都使我终身难忘。
侯祥麟先生是我以及中国工程科技工作者永远学习的榜样!

 

 

学习侯祥麟科学精神
——在学习侯祥麟科学精神座谈会上的讲话
周 济
(2012年3月31日)

  在侯祥麟同志诞辰100周年之际,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举行学习侯祥麟科学精神座谈会,深切缅怀他为我国工程科技事业特别是石油化工事业做出的重大贡献,深入学习他为祖国、为人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懈奋斗的崇高精神。
    伟大的时代产生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激励伟大的人民奋勇前行。过去百年,“我们伟大的祖国经历了刻骨铭心的磨难,我们伟大的民族进行了感天动 地的奋斗,我们伟大的人民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伟业”。侯祥麟同志和祖国一起走过了过去百年几乎全部的历程,他把自己全部的精力和心血都献给了党、献给了祖国、献给了人民,他是时代的先锋,昂首挺立于时代进步的潮头,他为祖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侯祥麟科学精神,他的卓越功勋永载中华民族的史册,他的科学精神永远活在中国人民的心中。
    2005年7月1日,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党组决定,号召全国科技界、石油、石化系统的全体工作者,广泛深入地开展向侯祥麟同志学习的活动。我们要将学习活动持续深入地开展下去,侯祥麟同志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侯祥麟科学精神永远激励我们努力前进。

   一、 学习侯祥麟同志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
    “我深感国家的命运就是我们个人的命运,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为今天的祖国感到骄傲;作为一个有着60多年党龄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我对自己的政治信仰终生不悔;作为一个科学工作者,我对科学技术的力量从不怀疑,我为自己一生所从事的科学技术工作感到欣慰。” 侯老回顾说。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他把个人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紧密相连,他诚挚信仰马克思主义,执著追求共产主义理想,始终忠于这个信仰,坚守这个信仰,为了这个理想信念而奋斗终身。早在1938年,他追求光明、追求真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是早期加入共产党的红色专家之一。之后70年,他矢志不渝地忠诚于党的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是一位优秀的人民科学家。
    上世纪四十年代,受党组织委派,他飘洋过海,异国求学,为建设新中国积蓄力量;在美国求学期间,组织爱国留学生社团活动,动员一批留学生回国参加新中国建设。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家百废待兴,国家急需石油。祖国的需求就是命令,“我为祖国炼石油”,成了侯祥麟和他的战友们的使命和责任,急国家之所急,做国家之所需,挺身而出,勇于担当,白手起家,筚路蓝缕,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在炼油技术的多个关键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实现了新中国油品自给,中国从此结束了“洋油”的历史。侯老回忆说:“我们为了冲破外国封锁,发展我国自己的炼油技术,甘愿献出一切,这是为了祖国的振兴,为了使我国不受外国欺凌,这是爱国主义”。这段话表达了侯老对祖国的无限深情,对人民的深沉的爱。在我国石油化工事业发展的每一个里程碑式的重大突破中,都倾注了侯老的心血和智慧,镌刻着侯老特别而重大的贡献。以科学技术报效祖国、服务人民,侯祥麟同志实现了自己崇高的理想,完成了自己光荣的使命。

  二、 学习侯祥麟同志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
    侯祥麟同志是世界著名的石油化工科学家,我国石油化工技术的开拓者之一,我国炼油技术的奠基人。他是自主创新的领军者和杰出代表,他的一生做出了许多卓越的创造,自主创新早已成为他的一种精神气质,融入骨髓。他语重心长地说,科学家的目的在于探索和创新;科学家的欢乐在于创新和奉献。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石油化学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伟大的历史性成就。这个成就,是自主创新的辉煌成就,是艰苦创业的辉煌成就。在这个伟大的历程中,侯祥麟同志带领广大科技人员,自主创新,攻坚克难,打了一个又一个漂亮仗,攀登了一座又一座科学技术高峰。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他领导解决了喷气燃料对航空发动机火焰筒烧蚀问题,研制成功航空煤油;领导研制成功原子弹、导弹和超音速飞机急需的特种燃料和高端润滑油品。上世纪60年代,他领导了流化催化裂化、催化重整、延迟焦化、尿素脱蜡和新型催化剂、添加剂等5项炼油技术的成功开发,“五朵金花”迎风怒放,使中国的炼油技术很快接近了世界水平。此后,他一直强调原始性创新。他深知,我国石化科技几十年来走过了一条由跟踪、模仿,到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在新的发展时期,我们必须以自己开发的技术为主,坚持走自己的路。80年代,他倡导和支持了催化裂解新工艺、乙烯裂解炉等4项新技术的研制和产业化,创造了新的“四朵金花”,走到了世界石化工业的前列。这些成就生动地说明了,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生产力发展的核心动力;也深刻地说明了,发扬开拓进取、不断攀登的创新精神,我们一定能够“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侯老是一位卓越的工程大师,是自主创新的科技统帅。现代科技工程往往是宏大而复杂的大系统工程,需要组织大批的科技专家和千军万马,侯老把大家紧密团结在一起,协同攻关,成功地进行了有组织的创新、集成创新和协同创新,创造了石油化工工程科技的一个又一个奇迹。

  三、 学习侯祥麟同志高瞻远瞩的战略胸怀
    侯祥麟同志是一位优秀的战略科学家。他常说:“我们做工作,既要有当前的考虑,也要有长远的打算,要做一些前瞻性的工作”。他思想深邃,学识渊博,具有远见卓识,勇于开拓创新,始终积极倡导并身体力行战略思维、战略谋划和战略管理。他总是善于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紧跟时代步伐,思考和研究根本性、宏观性、前瞻性问题,适时向中央提出咨询建议。他是中央和全国科技界信赖和倚重的战略咨询专家,为祖国的工业化、现代化殚精竭虑、深谋远虑、呕心沥血、建言献策,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翻开新中国石油化工发展的史册,几乎每一个重大决策里面都有侯祥麟同志的贡献。侯老作为我国石油化工重大技术开发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始终以战略性的眼光审时度势,用前瞻性的思维谋篇布局,因而总是能够高屋建瓴、超前部署、掌握工作的主动权。
    侯老与张光斗、王大珩、张维、师昌绪、罗沛霖6位院士一起倡议成立中国工程院,为工程院的创立和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经过18年的发展,中国工程院正在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关键性重要作用,这样的发展成就也得益于侯老当年的远见卓识和战略谋划。
    侯祥麟同志参加了新中国历次国家科技中长期发展的研究制定工作。2003年,他在91岁高龄,还“老帅出征”,主持了“中国可持续发展油气资源战略研究”,高瞻远瞩、统筹全局,科学分析了我国和世界油气资源的现状及供需发展趋势,提出了我国油气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指导原则、战略措施和政策建议。温家宝总理指出:“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课题组便形成了内容丰富的科研成果,参与研究的科学家付出了大量心血。这次研究集中和反映了科学家、政府部门和企业的意见。这种集成研究方式是一个创举,是科学民主决策方法的一种新的尝试,也是我国科研体制改革的一次重要的实践。”历史已经验证还将继续显示这次战略研究工作的前瞻性、正确性和重要性。这次战略咨询,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评价,为中央的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支撑,同时,也成为了思想库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工作的成功典范。

  四、 学习侯祥麟同志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
    侯老常说,攀登科技这座高峰最好用的工具就是严谨务实、锲而不舍。他数十年如一日奋战在工程科技的第一线,始终坚持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的科学态度,崇尚实践,求真务实。对工程重大问题,他总是深入实际,80多岁时还亲临现场,爬塔台,看设备。侯老说话不多,但从不说空话、说套话,尤其是敢于讲真话,敢于直言。侯老特别强调“过人的勤奋,执著的追求”,他说:“每天工作8小时,当不了科学家”,科技人员要搞出成绩,要艰苦奋斗,要真抓实干,要全身心投入到科学研究中去。
    侯老治学严谨,对工作极端的负责任,坚持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作风,对工程问题思考极为精细,精益求精,周到细致。侯老要求实验和研究中的每一项数据、每一种分析、每一个预测,必须做到数据准确,论据充分,材料可靠。他说,搞科学研究不能有一点疏忽,不能大概,不能基本怎么样,不能差不多,这都是不行的,要搞就必须百分之百。

  五、 学习侯祥麟同志无私奉献的崇高品格
    侯祥麟同志是一位“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他无私奉献的崇高品格,是一座丰碑,为全体院士和广大科技工作者树立了一面光辉的旗帜。
    侯老是一位道德模范,是一位厚德载物的楷模:他严于律己,谦虚谨慎;坚持原则,勇于担当;光明磊落,虚怀若谷;关爱青年,提携才俊;“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侯祥麟再三地说:“我是一个平凡的人,做的事情也是平凡的,我的一生没有什么传奇色彩,也没有什么突出的事迹。如果说有点成绩,也是和同事们一起努力的结果。我的所作所为,无非是一名共产党员所应尽的责任。”温家宝总理深情地说:“侯老最常讲的两个字是平凡,但是在平凡中有不平凡的事迹。侯老的可贵之处就是这么多年一贯坚持为国家为人民的理想和信念,一贯坚持献身科学,用自己掌握的科学技术为人民服务。做一时容易,做几十年难,做一辈子更难,他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展望未来40年,中国将实现现代化,中华民族将实现伟大复兴。这是侯祥麟同志等老一辈科学家的崇高理想,也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中国工程院的全体同志,决心继承和发扬侯祥麟科学精神,为祖国的科学发展勇挑重担、建功立业,为中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战略思维谋发展 高尚情操谱人生
谢克昌

  两院院士侯祥麟作为我国炼油技术的奠基人和石油化工技术的开拓者之一,他殚精竭虑、苦心钻研,以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奋发进取的精神,组织领导和指导了大量科技攻关,为国家填补了石油石化领域的许多重大科技空白,解决了石油石化产业发展中的许多重大问题。他立足本职工作,胸怀祖国的科技事业,前瞻世界科技发展的未来,提出了许多事关国家科技进步和长远发展的重要建议。多次参与国家和部门发展规划、科技发展规划的制定、协调和实施,从国家能源战略、石油石化行业的体制改革,到石油资源的开采与储备、炼制与石化生产、技术发展与引进、对外交流与合作、人才培养与使用,他都积极建言献策,亲自组织实施,倾注了大量心血,为我国的科技事业特别是石油石化事业的发展,立德立功立言,功莫大焉。
    作为中国工程院联系能源领域的副院长,我想主要就侯祥麟院士作为一位战略科学家,对中国工程院开展的能源领域重大咨询项目发挥的重要作用谈一些体会。2003年5月,侯老以91岁高龄,受温家宝总理委托,主持启动了“中国可持续发展油气资源战略研究”重大咨询项目,并与项目组院士专家一道,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全身心投入研究工作。历经一年多的调查研究,从前瞻性、战略性的高度,科学分析了我国和世界油气资源的现状及供需发展趋势,提出了我国油气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指导原则、战略措施和政策建议。2004年6月25日上午,温家宝总理在中南海主持国务院办公会议,听取了项目研究成果的汇报。侯老作为项目主要负责人出席了会议,以科学家严谨、负责的精神,认真汇报了项目研究成果,受到了温家宝总理和与会者的肯定和赞扬。而此时侯老的夫人李秀珍病情危急,已处于弥留之际。虽经全力抢救,但仍不幸离去。侯老悲痛万分,但并没有被悲痛所击倒,这位饱经风霜的老人以出乎人们意料的坚强意志,继续开展了“中国可持续发展油气资源战略研究”项目后续研究,聚焦于2020-2050年我国可持续发展油气资源战略问题。受侯老这种“老骥伏枥,心系祖国”的精神激励,中国工程院相关领域的院士及有关专家,同侯老一道,用两年时间圆满完成了后续研究工作。实践证明,“中国可持续发展油气资源战略研究”重大咨询项目研究成果对制订我国能源领域有关发展规划,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在这期间,记得是刚过2006年春节,侯老约请我到他家中专门听取了我对甲醇燃料的认识和看法,并就其认为存在的一些问题指出,可以进一步组织系统研究,在山西等有基础但无油的地方推动发展。他敏捷的思维、清晰的记忆、利索的谈吐,很难相信他已经94岁。
    从中国工程院长期开展咨询研究工作的经验来看,重大咨询项目取得成功最关键的,就是要由久经考验的战略科学家统率并发挥领军作用。如侯老主持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油气资源战略研究”、钱正英院士主持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等重大咨询项目。这是因为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重大作用的战略咨询必须是客观求实、严谨科学、现实可行、高瞻远瞩的,而侯老等战略科学家正是具备满足这些要求的根本——崇高的科学精神。在当前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我们需要众多像侯祥麟院士这样的战略科学家,需要千千万万像侯祥麟院士这样的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专家。事实上,侯老上善若水、厚德载物,一生始终坚持为国家为人民的理想和信念,始终坚持献身科学,为播撒科学种子,筑基固本,不遗余力,也正是为了我们如今这些需要。
    战略思维谋发展,高尚情操谱人生。中国工程院以战略咨询、科技服务、学术引领、人才培养为工作重点,值此侯祥麟院士诞辰100周年之际,共同深切缅怀和追思他的丰功伟绩,总结和凝炼他的科学精神,继承和发扬他的优良传统,对推动中国科技事业发展,指导我们的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学习侯祥麟科学精神座谈会上的讲话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李静海
(2012年3月31日)

  各位领导、各位院士、各位来宾:
    大家上午好!
    今年4月4日,是我国著名的战略科学家、人民科学家,我国石油化工技术的开拓者、炼油技术的奠基人侯祥麟院士诞辰100周年纪念日。我们在这里举行座谈会,缅怀侯老为国、为民做出的杰出贡献,学习他高尚的科学精神。我谨代表中国科学院,代表白春礼院长,向侯祥麟院士表示最高的敬意和深切的怀念,并对侯老的家属表示慰问。这次座谈会对于激励广大科技和教育工作者更好地服务国家和人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我个人而言,也是一次向侯老等老一辈科学家学习、接受教育的好机会。
    侯老从青少年时代起就与国家、民族同呼吸,共命运,追求真理,崇尚科学,把奉献国家作为自己人生的最高要求。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七十年如一日,始终践行一个共产党员的神圣职责,“想国家之所想,学国家之所需,急国家之所急”。新中国成立不久,侯老按照党组织的指示回国参加建设,开始和石油科技人员白手起家发展新中国的石油化工业。新中国石油科技事业的成长史,就是一部以侯老为杰出代表的石油科技工作者自强不息的奋斗史,五十年前由侯老带领一代石油科技人打响的石油国产化战役的场面至今仍催人奋进。在侯老一生的奋斗中,实现了共产主义理想追求与科技振兴民族的完美结合,实现了共产党员先进性与科学精神的完美结合。
    侯老对中国科学院学部的发展也有重要贡献。侯老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首批学部委员,曾先后担任第一至三届学部常委会委员,并担任第一届学部主席团成员,为学部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他曾提出科学研究应紧紧围绕国家发展的大局,努力为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他还提出咨询工作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努力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性作用。作为当时化学部最年长的院士,他曾语重心长地对新当选院士说,院士是最高荣誉,作为院士更要谦虚谨慎,要做科学道德的表率。
    在2005年9月16日举办的“侯祥麟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上,我还记得温总理曾说过:“侯老最常讲的两个字是平凡,但是在平凡中有不平凡的事迹。”侯老的先进事迹今天回想起来仍然深受感动,侯老的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品格都是我们年轻一辈学习的榜样。
    做一时容易,做几十年难,做一辈子更难。学习侯老的科学精神就是要学习他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学习他坚定执着的奋斗精神,学习他严谨求实的探索精神,学习他爱国为民的奉献精神。
    一、 学习侯老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
    侯老作为我国炼油技术的奠基人和石油化工技术的开拓者之一,他以强烈的开拓意识和创新精神,组织领导了大量科技攻关和政策调研,为国家石油工业领域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侯老的创新精神体现在他从事科研、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在科研工作中,侯老早在1960年就提出中国的炼油工业一定要走自己发展的道路,实现炼油技术的“国产化”才能不受制于人,真正实现自力更生。通过艰苦创业、不懈奋斗,实现了“五朵金花”(五种炼油新技术)的绽放,使我国的炼油技术上了一个很大的台阶,结束了中国人使用“洋油”的历史。在管理工作中,侯老对于设立“优秀人才基金”(也就是后来的“杰出青年基金”),以及设立“中国工程院”等建议,体现了侯老统筹兼顾、远见卓识的战略眼光和宽广胸怀,这些建议的实施不仅培养了大量的科研人才,也为支撑和发展我国科学技术事业奠定了制度基础。
    二、学习侯老坚定执着的奋斗精神
    在追求真理,求学救国的时代里;在学成回国、突破技术封锁自主创新炼油技术的过程中;在遭遇“文革”饱受艰辛,几经磨难的岁月里,侯老对国家、对党、对人民的爱都矢志不渝,终生不悔。侯老一生爱岗敬业,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始终坚持马列主义信仰,始终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侯老无限热爱自己的事业,无论在什么岗位,他都兢兢业业,数十年如一日,永远像年轻人一样激情工作。特别令人敬佩的是,2003年5月,91岁高龄的侯老仍接受温总理的委托,主持启动了“中国可持续发展油气资源战略研究”,这一研究报告也为我国能源发展及政策制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学习侯老严谨求实的探索精神
    侯老是一位功勋卓著的石油战略科学家,是把科技发展与国家需求紧密结合的先驱者和典范。在立足本职工作和我国科技发展的客观实际的基础上,求实探索,前瞻世界科技发展的未来,提出了许多事关国家科技进步和长远发展的重要建议。翻开新中国石油化工发展的历史,几乎每一个重大决策后面都有侯老的名字。
    侯老多次参与国家和部门发展规划的制定、协调和实施,无论是做什么,侯老都坚持严谨细致、求真务实、与时俱进的原则,从国家能源战略、科技体制改革,到技术发展与引进、对外交流与合作、人才培养与使用,他都积极建言献策,为我国石油工业及能源事业的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侯老既看到技术开发的巨大作用,也看到了基础研究的重要性,在研究决策中注意综合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分析总结,力求真实的反映客观实际,提高决策参考的含金量。
    四、学习侯老爱国为民的奉献精神
    侯老一生忠诚于党的事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为我国炼油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开创性的巨大贡献。侯老道德品格高尚,唯科学至上,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多次捐出家产财物和所获奖金,积极筹建奖励基金,支持国家教育事业和石化高科技人才的培养。他把落实政策归还的祖屋无偿捐献给地方政府用于兴办教育事业;荣获“马太依国际奖”后,次年将所获奖金悉数捐献,用于国家购买国外科技图书的专项基金;荣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成就奖”后,捐资设立侯祥麟基金会,激励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高层次人才积极进取。这一切都体现了侯老作为一名老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令人敬仰。
    侯老说过:“科学家的快乐,在于创新和奉献”。他一生为国、为民创新奉献,这是他最大的快乐,也是他无限工作激情和卓越学术成就的源泉。今天,我们举办“学习侯祥麟科学精神座谈会”,共同学习、继承和发扬侯老坚定不移、持之以恒的爱国精神,求真唯实、勇于创新的科学风范,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在今后的工作中,让我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侯老的科学精神,更加勤奋努力,扎实工作,为推动国家科技事业的健康和谐发展和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在学习侯祥麟科学精神座谈会上的发言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总经理  周吉平
(2012年3月31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在侯祥麟同志诞辰100周年之际,我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参加今天的座谈会,深切缅怀他为我国石油石化工业的建立和发展作出的卓越贡献,追思和学习他痴心报国、矢志创造、不懈奋斗的崇高品德和精神风范。
    侯祥麟同志是世界著名的石油化工科学家和我国石化领域的战略科学家,我国石油化工技术的开拓者之一,我国炼油技术的奠基人,也是中石油的老前辈、老领导,是我们百万石油员工的骄傲。上世纪五十年代他自美国学成回国之后,曾先后担任石油工业部生产技术司副司长,石油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院长,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代院长、代党委书记,石油工业部副部长兼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技术委员会副主任、高级顾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高级顾问,中国石油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侯祥麟同志的一生,是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不懈奋斗的一生,是全心全意为民服务、为油奉献的一生。他的卓越功绩和杰出贡献,永远刻在百万石油员工的心中;他的崇高风范和科学精神,永远值得我们纪念。
    我们将永远铭记和学习他胸怀祖国、报效人民的赤子情怀。解放之初,我国百废待兴、百业待举,特别是石油石化工业一穷二白。侯祥麟同志带领我国第一批石油化工科研人员,怀着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和对民族的历史责任,克服重重困难,成功开发出包括KC(氟油)在内的“两弹一星”所需一系列特殊油品,开发完成了航空煤油等一百多种军需油品,成功突破了被誉为“五朵金花”的5项当时最重要的炼油新技术,使中国的炼油能力在当时接近了世界的先进水平,中国人用“洋油”的历史一去不复返。八十年代,他虽然退居二线,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作为中石油和中石化的高级顾问,倾注大量心血,指导培育出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石化技术新的“四朵金花”。2003年,他以91岁高龄,还主持了“中国可持续发展油气资源战略研究”的国家重大课题研究。他把自己的满腔忠诚和聪明才智,毫无保留地贡献给了祖国的石油石化工业。
    我们将永远铭记和学习他严谨务实、勇于创新的探索精神。他数十年如一日奋战在科学技术的第一线上,把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作为一种精神追求、一种政治责任来对待。他曾经语重心长地告诫我们:攀登科技这座高峰最好用的工具就是严谨务实、锲而不舍;搞科学研究不能有一点疏忽,不能大概,不能差不多,要搞就必须百分之百;我从不做挂名的事,我干什么事情就都负责,不负责我就不干。他始终站在世界科技前沿,敢于开拓,勇于创新,一直鼓励进行原始性创新工作,总是以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以自己的远见卓识,以渊博的知识和超凡的智慧,成功突破外国对我们的技术封锁,解决了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即使是耄耋之年也毫不松懈。他是广大石油石化科技工作者的楷模和典范。
    我们将永远铭记和学习他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崇高品格。侯祥麟同志为我国石油石化工业作出了开拓型贡献,但他一生艰苦奋斗、筚路蓝缕,襟怀坦荡、光明磊落,一心扑在事业上,从不追求奢华享乐,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他始终操守廉洁、克己奉公,多次捐出所得奖金和家产财物,支持国家教育事业和培养石油石化高技术人才。为圆满完成向国务院汇报我国“可持续发展油气资源战略研究”的成果,他甚至失去了与相濡以沫近50年的妻子最后的相处时光。在他的身上,充分体现和弘扬了我们党的光荣传统、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以及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和石油工业的优良传统作风。
    侯祥麟同志已经离开我们三年多了,但他留下的精神财富是十分丰厚和宝贵的,必将激励我们不断开创事业发展的新局面。当前,全球能源资源供给长期偏紧问题更加突出,各国围绕能源资源问题,在领土主权、海洋权益、地缘政治乃至军事安全方面的较量更加激烈。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已居世界前列,油气供需缺口越来越大,石油对外依存度超过56%,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对油气的需求将继续保持刚性增长,且进口能源的经济风险和运输风险较大,能源供应安全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最严峻的挑战之一。中石油作为国内最大的油气生产供应企业,作为国家石油公司和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稳定油气市场供应方面承担着重大责任。为完成肩负的历史使命,我们规划今后一个时期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确保和谐稳定为主旨,着力打造绿色、国际、可持续的中石油,努力建设忠诚、放心、受尊重的中石油,到2015年基本建成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
    各位领导、同志们:我们在这里深切缅怀侯祥麟同志的卓越贡献,追思他的崇高风范,就是要以实际行动发扬光大他的科学精神,推动他曾经从事的事业继续创新发展。我们将始终以侯祥麟同志等老一辈石油人为榜样,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坚持油气发展不动摇,履行保障责任不懈怠,加强基础建设不折腾,不断夺取各项事业的新胜利,为保障我国经济发展、能源安全、社会稳定和国企竞争力提升作出新贡献。
    谢谢大家!

 

 

在学习侯祥麟同志科学精神座谈会上的发言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总经理  王天普
(2012年3月31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同志们、朋友们:
    侯老离开我们已经三年多时间,现在想来,他老人家的音容笑貌仍留在我们心中,他老人家的精神继续激励着我们。今天,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在这里隆重纪念侯老诞辰100周年,缅怀侯老的丰功伟绩和崇高品德,对我们更好地担负起从老一辈手中接过来的重任,推进我国石油石化工业持续快速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侯老是世界著名的石油化工科学家,是我国石油化工技术的开拓者之一和炼油技术的奠基人,也是备受人民尊敬的战略科学家。在近一个世纪的人生长河中,侯老把自己的毕生精力和心血贡献给了祖国的科技事业,把自己全部的聪明才智贡献给了祖国的石油石化工业。可以说,新中国石油石化工业发展的每一个重要时期,都展现了侯老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留下了侯老孜孜不倦的奋斗足迹。在他的关心、支持和努力下,我国石油石化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发展壮大,逐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
    侯老曾经说过,“我与石油有缘”。中国石化更是与侯老结下了不解之缘。1981年,针对“如何用好一亿吨原油”的问题,国务院决定成立“石油炼制、石油化学、化纤工业统一规划综合利用”规划小组,作为规划小组成员,侯老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建议将全国以油气为原料的炼油、石化、化纤、化肥等企业实行集中领导,并提出成立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的方案。正是这一建议,中国石化应运而生。在1983年中国石化成立伊始,作为首席顾问,侯老等老专家针对我国大量引进国外成套先进技术设备的现象,多次建议中国石化从一开始就要注意大力发展自己的技术,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切实搞好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下功夫推进技术和装备国产化。从过去的石化总公司到现在的石化集团公司,我们牢牢记取侯老等老专家的教诲,始终高度重视科技工作、重视国产化工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科技创新取得了丰硕成果,为推动公司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尤其是组织开展的“十条龙”联合攻关,已经持续了二十多年时间,产生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为我国石油石化工业打造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世纪之交,面对形势的变化,侯老又提出企业领导应该注意全球化、因特网、绿色化学等战略性、前瞻性问题。他的这些远见卓识,给我国石油石化工业发展带来了很多启示。目前,这些建议我们正在加快实施。
    回顾新中国石油石化工业走过的艰难历程,特别是中国石化在近三十年的发展实践,我们深刻地体会到,正是有侯老这样一批又一批老领导、老专家、老前辈的艰苦奋斗,我国石油石化工业才迎来了今天这样的好局面,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如今,推动石油石化工业继续发展的责任,历史地落在了我们这一代人身上。我们今天缅怀侯老,就是要学习他对党、对人民矢志不渝、终生不悔的坚定信念,学习他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学习他自主创新的奋斗精神,学习他高瞻远瞩的战略胸怀,学习他无私奉献的崇高品格,进一步坚定搞好国有企业的信心和决心,进一步履行好国有企业的经济责任、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把老一辈开创的事业继续推向前进,不断谱写我国石油石化工业发展的新篇章,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在学习侯祥麟科学精神座谈会上的发言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总经理 杨华
(2012年3月31日)

  尊敬的匡迪副主席,周济院长,
    各位院士、各位领导,同志们:
    在侯祥麟同志百年诞辰之际,今天,我们召开学习侯祥麟科学精神座谈会,缅怀侯老为祖国的石油事业所做的辛勤奉献,学习弘扬侯老执着的科学精神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对于激励石油行业广大干部职工进一步弘扬爱国奉献、求实创新的精神,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作风,推动我国石油事业大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侯祥麟同志是享誉世界的石油化工科学家,是我国石油化工技术的开拓者和炼油技术的奠基人。他的重要研究成果,为我国科技事业,特别是为石油石化事业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他留下的重要精神财富是鼓舞激励我们前进的强大动力。侯老是石油行业全体干部职工学习的榜样,也是全体海洋石油人的楷模。
    我们要努力学习弘扬侯祥麟同志爱国奉献的高尚情怀。爱国奉献精神是我国石油人最为重要的精神品质。侯祥麟同志始终把自己的理想追求同国家的需要和民族的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为共和国能源事业鞠躬尽瘁、无私奉献、奋斗终身,体现出一名石油人、一个共产党员献身祖国石油事业、毕生报效国家的高尚思想情操和精神境界。
    与陆地石油工业相比,我国海洋石油工业起步晚、起点低。在以侯祥麟为代表的老一辈石油人的精神激励和感召下,海洋石油人努力弘扬我国石油人的光荣传统,紧紧把握改革开放的历史机遇,始终牢记“我为祖国献石油”的誓言和使命,在蓝色海疆上博风斗浪,以革命加拼命的精神艰苦创业,涌现出以“海上铁人”郝振山为代表的一大批埋头苦干、无私奉献、淡泊名利的海洋石油工作者,推动我国海洋石油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到2010年实现中国海上5000万吨产量,建设成功“海上大庆油田”,累积生产油气近6亿吨,使我国石油工业陆海统筹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海洋成为我国油气产业的重要接替区。
    我们要学习侯祥麟同志执着探索、不断创新的奋斗精神。石油化工是技术高度密集的现代大工业。作为我国炼油技术的奠基人,侯祥麟同志结合我国独特的原油品质特性,经过数年的执着探索、大胆创新,成功突破了国外技术封锁,先后开发成功被誉为“五朵金花”的中国炼油工业五项新技术,使我国炼油工业技术在较短时间内就接近了世界水平。
    海洋石油工业三十年来的发展历程也是一段持续探索创新的历程。三十年来,海洋石油工业从一无资金、二无技术、三无装备起步,通过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外技术,成功建立起包括油气勘探开发技术体系、工程体系、装备体系、管理体系在内的海洋石油工业体系,并开始向深海领域拓展。执着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同样已成为海洋石油人共同尊崇的精神品格。面向未来的发展,我们将围绕海洋石油工业发展中的关键性、基础性和前瞻性技术难题集中攻关,力争在深水勘探开发、稠油高效开发、大型天然气液化、海洋重大装备制造等领域实现核心技术的突破,全面提升公司创新发展能力。
    我们要学习侯祥麟同志严谨务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侯祥麟同志一生做人做事严谨务实,他视野开阔、学识精湛,兢兢业业、苦心钻研,对解决石油石化产业发展中的一些重大问题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为国家填补了许多重大的科技空白,取得了多项成果。
    老一辈石油人严谨务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同样也是海洋石油人矢志追寻一种作风、一种价值。在三十年的发展历程中,海油人始终立足于国情和企业实际,着眼国际一流,探索出了公司“市场化运作、专业化发展、差异化竞争、集团化管理”的发展路径,初步形成了既符合国际惯例又与中国国情和企业实际相结合的企业发展模式。海洋石油工业是高风险、高技术、高投入行业,随着公司作业规模的不断扩大,面临的自然灾害及安全环保风险、技术风险等各方面作业风险日愈突出,我们将以更加严谨务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不断加深对海洋石油行业发展规律的认识,更加注重安全环保,不断夯实基础管理,强化精细化管理,实现稳健发展、安全发展。
    我们要学习侯祥麟同志高瞻远瞩、勇于超越的崇高精神境界。敢于超越权威、超越前人、超越自我,是我国石油人的重要精神品格,这一点在候老身上体现得尤为充分。作为战略科学家,候老在立足本职工作的同时,始终以宽广的视野、深邃的思想和高远的精神境界走在时代前列。他胸怀祖国的科技事业,前瞻世界科技发展的未来,思考和关注着国家的能源战略安全问题。虽已逾耄耋之年,他依然主持完成了“中国可持续发展油气资源战略研究”这一重大课题,为我国油气资源发展和石油工业未来发展提出了总体战略和重要政策建议。
    我国海洋石油工业的发展也是一部开拓奋进、不断超越的历史。中国海油成立三十年来,油气生产能力、企业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大幅度提升,实现了公司发展历史上的第一次跨越。公司新一届党组和管理层本着强烈的使命感,以更高的追求,精心谋划企业未来20年发展。不久前公司正式发布了《中国海油“二次跨越”发展纲要》,按照纲要规划,中国海油将以“做强做优”为基本要求,以“能源报国”为己任,加快发展实体经济。按照“突出、加快、有效、集约、择优”的发展方针,坚持“合作、稳健、差异化”的发展原则,形成“上游更大,下游更优,专业技术服务更强”的产业格局,分两步实现国际一流能源公司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公司的油气总产量比2010年翻一番,专业服务领域的国际竞争力基本达到国际一流;到2030年,油气总产量比2010年增长两倍,专业服务领域的国际竞争力达到国际一流,全面实现海洋石油工业的第二次跨越发展。
    侯祥麟同志的人生是一部巨著,他所承载的伟大品格和精神永远是鼓舞石油行业全体干部职工前进的强大动力。在回首自己走过的一生时,侯老曾经这样说过“我和中国一起走过了20世纪几乎全部的历程。能够见证历史,以个人微薄的力量参与其中,是我的幸运。作为一个老共产党员,一个科技工作者,我为中国今天取得的巨大进步和欣欣向荣而激动,对更加美好的未来充满信心。”
    全体海洋石油人将继续大力学习弘扬侯祥麟同志伟大的科学精神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在侯祥麟同志精神的指引和激励下,牢记使命,勇担责任,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扎实推进公司各项事业发展,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和侯老在一起的日子
师昌绪
(2012年3月31日)

  虽然我比侯祥麟院士小8岁,但我和他应该算是同代人。我们经历的时代基本相同:在战乱中成长,在旧社会大染缸中受过洗礼,新中国成立以后,又回到祖国从事研究开发工作。
    侯祥麟院士我们都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工作过。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次年,他返回祖国,我是他走后的第二年才到了波士顿。通过我们三年住在一起的张兴钤,知道了侯祥麟这个名字,因为他俩都是“留美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的积极倡导者。因此,那时我是只闻其名,未见其面。
    我们第一次见面是在1962年,那时他在从事航空煤油的国产化工作,遇到难题之一是金属腐蚀过不了关,于是他率队到了在沈阳的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所长李薰他们同时在1955年被选入第一批学部委员,一个是在数理学部,一个在技术科学部。在座谈会上,我第一次见到了侯祥麟先生。因不是同行,所以交往也很少。一直到了1983年,侯先生被任命为石化总公司“技术经济顾问委员会”首席顾问,我受聘为顾问委员会成员之一。从那时起,通过研讨会和到外地参观,我们逐渐更加熟悉起来,更多的接触是在198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成立以后,我是副主任之一,侯先生是委员会的成员。他对基金委员会的方针、政策和运行发表了很多宝贵意见,还承担了一项具体任务,那就是“材料自然环境腐蚀规律的研究”。这是一个重大项目,当时我国正值体制改革,有些部门被撤销,其所属腐蚀网站处于无人管状态,科技人员失散、样品丢失严重。因此,作为分管材料与工程学报的副主任,我一方面呼吁多方集资,另一方面成立了一个保证基础研究的课题。课题的负责人我提议侯老,因为他威望高,对石油管线的土壤腐蚀十分关心。为此,我曾到他的住处,请他出山,他答应了,在课题运行中提出了很多意见,影响深远。
    成立工程院的倡议始于1981年,但未成功。1992年8月,张光斗、王大珩、侯祥麟、张维、罗沛霖我们六人聚在一起上书国务院和党中央,再次建议成立中国工程院。经过曲折的筹备过程,终于在1994年实现了。1993年,何梁何利奖的评审,侯老被提名为成就奖之一。在过去,成就奖一般是给从事基础研究的著名科学家,对工程技术人员存在异议。作为18名终评委员之一,我负责介绍。为此,我仔细阅读了他过去的成就和对我国科技进步的影响,最后取得成功。为此,打开了何梁何利成就奖授予工程技术人员的大门。
    2005年9月16日,国务院为了表彰侯老的业绩和模范作用,温家宝总理出席在人大会堂召开的大会。我有幸作为四个报告人之一介绍侯老的高尚品德和突出业绩,侯老当场也做了发言,使我深受感动,那年他已93岁。此后,我又在中石化系统做过几次报告,2005年12月我在海南考察腐蚀网站,从三亚经广州,又飞到侯老家乡汕头做了一场报告,次日又原路返回三亚,不料入夜后急性哮喘发作,立即飞往广州钟南山呼吸病研究院抢救,到广州后,飞机旁停了一辆救护车。三周后病愈,我重返北京,照常工作。
    现值纪念侯老百年诞辰之际,我们要学习他的高尚品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勇于创新、勇挑重担,敢于直言的优良作风。

 

 

纪念侯祥麟院士
 闵恩泽
(2012年3月31日)

  时光易逝,侯老离开我们已经四年,侯老的一句话:“每天工作8小时,当不了科学家”,始终激励我发奋图强。
    侯老一生爱党、爱国、爱人民,他是我们石油化工的战略科学家。1958年,他来到石油工业部石油科学研究院担任副院长,主管石油炼制,我是催化剂研究室主任,让我感动的是他对我们极端信任,每半年作一次汇报,明确目标、方向和重点,每次最多两小时,放手让我们去干!但是关键时刻,他又会出手帮助。
    1960年春节余秋里部长开会,要求尽快建成微球硅铝裂化催化剂工厂。侯老将这一项目与“两弹一星”的军工项目列在一起。这样,在微球硅铝裂化催化剂实验室研究的同时,及早启动建设催化剂制造的中型试验装置。这套中型装置研发了喷雾干燥器等关键技术;后来也成为培训工厂工人、班长的基地。这样仅用了5年时间,就从实验室开始到工业化,建成一座8000万吨/年的微球硅铝裂化催化剂工厂。
    微球硅铝裂化催化剂只是“五朵金花”炼油催化剂中的一个项目。“五朵金花”包括流化催化裂化、延迟焦化、尿素脱蜡、铂重整以及催化剂和添加剂。“五朵金花”的实施,需要科研、基建、制造、生产等多方面的配合,石油部成立了“炼油新技术核心领导小组”,侯老是其中的成员。“五朵金花”的成功,自力更生建设了我国第一代的120万吨/年炼油厂;同时也培养了一支科研、设计、施工、生产队伍,为以后炼油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候老在其中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1984年,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成立,他感到当时我们已经掌握了世界先进水平的石油炼制技术,同时石油化工技术大多是从国外引进。他认为我们应该开发具有自己特色的技术,需要开展基础研究,积累新科学知识去创新。于是向总公司建议,每年拨款200万元用于基础研究。他让我参加负责,组织中国科学院、高等院校等来参加。这样在新催化材料、新反应工程和新反应方面积累了科学知识,形成了一些原始性创新构思,最后导致开发了一些我国独特、世界领先的新工艺,如采用耐高温ZRP分子筛的提高催化裂化汽油辛烷值的助剂、精制化纤单体己内酰胺的非晶态型合金磁稳定床加氢工精制工艺。
    2003年,侯老已是90多岁的高龄,受温总理的委托,主持了“中国可持续发展油气资源战略的研究”,他高瞻远瞩,统筹全局,指示我要仔细研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物质能源的发展。给我非常深刻的印象是,每次开会,我们总是早去会场,他总是准时来到主持会议,可说是分秒不差。
    在此纪念他诞辰100周年之际,侯老的精神和风范将继续激励我们奋勇前进!

 

 

侯老的人格魅力
——为侯祥麟诞辰百周年而作

杜祥琬
二O一二年三月

  早就知道侯祥麟这个名字,只是到工程院任职以后,我才有机会近距离接触侯老。虽然了解有限,却留下了深刻印象,使我受益匪浅。
    侯老领军进行了“中国可持续发展油气资源战略研究”咨询课题,这件事有着一个不寻常的开头和一个动人的结尾。
    2003年5月25日,温总理去家中看望侯老,并请他出山,领衔研究中国石油天然气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侯老深知,这是一个事关国家能源安全的重大战略问题,已满九十一岁高龄的他,毫不迟疑地接受了总理的重托,组织了一个国家级的专家团队,开展了紧张而有序的研究工作。历经四百天的辛劳,2004年6月25日上午,在中南海第一会议室,课题组向国务院常务会议作了正式汇报,侯老让年青的赵文智院长代表课题组作了口头汇报,他本人作了画龙点睛的补充,匡迪院长也作了发言。国务院领导对课题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会议结束时已是中午,国务院领导还同大家一起合影留念。我们哪里知道,那天,重病中的侯老夫人李秀珍不让身边的人把病情告诉侯老,以免影响他汇报,而就在当天,她病情急转直下,进入了自己生命的倒计时,从中南海出来,侯老立刻赶往医院,此时夫人已处于弥留之际。相濡以沫的夫人离开后不久,哀痛中的侯老又提出,刚完成的课题只研究了2020年前的石油供需和替代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2020-2050年的油气供需和替代问题。一位九十多岁的老人,想的是半个世纪后的国家大事,这是一种多么动人的情怀和高远的思想境界啊!也正是受到他这个后续课题的启发,中国工程院进一步着眼中国能源全局的可持续发展,开展了“中国能源中长期(2030,2050)发展战略”的咨询研究。作为侯老领军课题的参与者,我深感:“国家至上、民族至尊”是侯老价值观的核心,是他人生不竭的动力,也是他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
    2005年7月1日,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中石油、中石化作出了《关于向侯祥麟同志学习的决定》,并得到了中纪委、中组部和中宣部的鼎力支持。为此,几单位联合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我被推举为领导小组的组长,这使我有机会更多了解和学习侯老。为做好宣传侯老先进事迹的工作,我们提出了“科学求实、丰满厚重、普及可读、立体生动”十六个字的要求。在组织的一系列活动中,特别有影响的是令人热泪盈眶的电影“侯祥麟”和侯老的事迹报告会。在人大小礼堂举办的这次报告会,由师昌绪等组成报告团,“科学家讲科学家”,温总理以普通听众的身份听了整场报告,会前会见了侯老和报告团成员。大家围在周围,听到侯老多次表示“我是个很平凡的人”。总理说:“做一时容易,做几十年难,做一辈子更难,所以大家都很感动。”这既是对侯老一生一个浓缩的概括,也是对“平凡”二字极好的诠释。非凡正是寓于平凡之中,一位把自己看得很平凡的科学家,更令人肃然起敬。
    还有一个令我难忘的细节。在侯老领军的课题启动时,徐匡迪、王淀佐和分工联系能源学部的我都被聘为顾问。课题启动的第一次会议我因出差缺席了,在第二次课题开会时,侯老和我的座位之间还隔着几位同志,刚宣布开会,他就从坐位上站起来,拿了一个本子,慢慢走过来,快到我座位时才说,是要给我补发聘书,意外而感动的我,诚惶诚恐地站起来,赶快迎了过去说:“应该我去您那儿接才对!”我深知,作为侯老的晚辈,我是参加进来学习的,侯老却如此郑重其事地给我发聘书。透过这个打动人心的细节,我更理解了侯老的为人,侯老的人格魅力!正是由这样的人格磁力产生的凝聚力,使几代科技工作者紧密团结在一起,成就了国家的伟业。
    爱因斯坦说过:“大多数人都以为,是才智成就了科学家。他们错了,是品格。”侯祥麟先生使我对这句话有了更为鲜活的感受。

 



 

 

 

在学习侯祥麟科学精神座谈会上的发言
侯珉
(2012年3月31日)

  在父亲诞辰100周年之际,大家相聚在此,共同缅怀纪念,学习他的科学精神。作为侯祥麟的女儿,我代表全家向大家表示深深的感谢。父亲已经去世3年多了。但他的音容笑貌仍时常出现在我们面前。在父亲最后的日子里,他一直同病魔做着顽强的抗争,一直祈盼着能尽快好起来,因为他觉得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做完,还希望能为他奋斗一生的祖国建设事业再发挥一点余热。在共和国百年盛典北京奥运会结束后不久,父亲静静的离开了我们。他以96岁高寿,告别了他所热爱的祖国,离开了他所依恋的故土。虽然未能如愿成为百岁老人,但我们知道他走得很欣慰,因为他见证了强盛的中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为今日的世界所瞩目,这就是他为之奋斗一生的目标。
    父亲早年接受革命思想,加入中国共产党,并立志为祖国的复兴贡献一切。他的一生就是在实现这个诺言。父亲常说自己是一个平凡的人,一生所做的事情都不突出,也没有任何传奇色彩,自己的所作所为无非是一个共产党员应尽的责任。的确正如他自己所言,他没有什么惊天动地之举,也没有率领千军万马征战沙场。但他以渊博的学识和全部的阅历为国家的石油化工事业、为祖国的科技发展做出了贡献。他用一个共产党员的全部忠诚和科学家创造性的劳动,书写了自己革命的一生、奋斗的一生、奉献的一生。
    小时候,在我们姐妹眼里,父亲的全部除了工作就是工作。长大以后听父亲的老朋友们讲述,才知道父亲也是一个兴趣广泛的人。40年代在美国留学工作的时候,他那里是中国留学生们聚会的地方,经常组织年轻人一起跳舞、郊游,广泛联络进步学生。另外,他的爱好也十分广泛,集邮、摄影和体育运动等都是他所钟爱的活动。回国以后,由于父亲全身心的投入到繁忙的工作中,他只能利用有限的闲暇时间,聆听古典音乐或坚持游泳锻炼,做这些也都是为了保持充沛的体力,更好的投入到工作中去。
    2004年,与父亲相伴了近半个世纪,在事业和生活上全力相助、共患难、同欢乐的母亲突然离开了他,父亲非常的悲痛,这让我们看到了父亲对母亲深深的感情和无尽的眷恋。过后父亲以他超人的毅力,从悲痛中走了过来。这让我们感到了他非常的不寻常。在后来的几年中,我们一直在父亲身边,陪伴照顾父亲。期间,除了协助他的课题研究外,又经历了侯祥麟大型纪录片的拍摄和父亲作为时代先锋的整个宣传过程。在大量的采访中,以及对父亲照片和日记的收集整理过程中,他在我们脑海里的形象也越发的全面和清晰。父亲和中国一起走过了20世纪几乎全部的历程。他的一生,经历丰富,无处不打下深刻的时代烙印。他走过的人生道路,也是相当多的中国知识分子所走过的路,我们感到他代表着那一代为国家富强贡献了一生的科学家们,代表着50年代那些归国投身祖国建设的精英,也代表着他们当中信仰共产主义的共产党员们。
    父亲留下了让我们受益一生的精神财富,我们将以父亲为榜样,继续传承和发扬他的科学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尽职尽责,贡献自己的力量。再次衷心的感谢组织上的关怀,同志们的关心。
    谢谢大家!

 

 

 

 

 



 

 

 

 

 

 

版权所有:中国工程院  网站标识码:bm50000001  备案号:京ICP备14021735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8133号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冰窖口胡同2号  邮政信箱:北京8068信箱  邮编:100088  工程院位置图
电话:8610-59300000  传真:8610-59300001  邮箱:bgt@cae.cn